▲ 20世纪30年代的上塘河
上塘河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相传最早由秦始皇开凿。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对它进行了拓宽和疏浚,也称“江南运河”。在元末张士诚开凿新运河(塘栖至江涨桥段)前,上塘河一直是大运河进入杭州的唯一通道。特别在南宋时,无论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上讲,上塘河都是当时最重要的一条河。 宋高宗绍兴十二年( 1 1 4 2 ) 八月,一艘小船载着一位六十多岁的锦衣老妇,沿大运河一路往南。她便是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在“靖康之难”中被金兵掳往上京会宁府,15年后终得归乡。 船到海宁长安后,转入一条叫淛西运河的河道向临平驶去。此时,宋高宗赵构带着太子及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在临平淛西运河边。在响彻云霄的“恭迎太后”“太后安康”的欢呼声中,韦太后上岸稍稍停留,又继续沿淛西运河向杭州城驶去,最后经盐桥运河(即中河)进入临安城。 这条曾让韦太后百感交集的淛西运河,后来叫做上塘河。 韦太后并不是唯一一位行经上塘河的大人物。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历史原因,南宋与金国不仅在战场上相互砍杀,在谈判桌上也是多次较量,而北上的宋使和南下的金使走的都是上塘河。 到了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经由上塘河进入杭州;明代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也对上塘河进行了探查;到了清朝,据说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也曾多次经上塘河入杭城…… ▲ 疏浚上塘河(20世纪50年代)
“大人物”的通道和经商要道自然要保持良好的通航,因此一千多年来,历代都十分重视对上塘河的治理。宋嘉定八年(1215),临平堤决,仁和知县赵希言督修,亲自搬石运土,振奋了民工,使堤很快修成。明天顺元年(1457),杭州知府胡浚兴治水利,开浚运河至海宁城百余里,重修陡闸。明崇祯十七年(1644),疏浚临平湖,取土筑堤,渐次兴复四闸及东江桥故道。清雍正五年(1727),巡抚李卫开浚上塘河,自艮山门施家桥至施家堰止,长7779丈。乾隆三十二年(1767),挑浚上塘河支港,修筑塘岸。光绪十六年(1890)八月,自杭州东新关至临平沙婆闸,修理堤坝19处。1927年,由浙西水利议事会设上塘河工程处,重加疏浚。 这些疏浚工程保障了上塘河道的畅通,为上塘河两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上塘河河边广场
上塘河自施家桥,从杭州城区丁桥镇进入余杭境内,穿越星桥镇、临平镇,至施家堰进入海宁,经海宁盐官镇进入钱塘江。全长48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内长28.07公里),流域面积414平方公里。河面宽30—50米,最宽处70米。 众多相互贯通的支流,加上与钱塘江和运河的相互沟通,使得上塘河具备了良好的水运条件,这促进了城内外贸易的相互交流。而南宋以前,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杭州与中原的经贸交流十分活跃,而上塘河正好位于杭州的北部,并与南北大动脉——京杭运河相接,成为杭州与中原进行贸易活动的必经水道。同样,活跃的贸易交流反过来又促进了上塘河水运条件的不断改善,因此,历来对上塘河的疏浚和建设就没有停止过。为方便附近居民和来往客旅,上塘河边的各种设施极为齐全,旅馆、驿站、仓库一应俱全;上塘河上闸、坝、埠头、桥梁应有尽有。 ▲ 上塘河
对于历史,上塘河从来都不是一个旁观者,它积极参与,且颇有建树,它是杭城发展的幕后推手之一。它见证了杭城百姓的农耕文明,目睹了杭城丝织业、制瓷业的发展,促进了杭州对外贸易的进程…… 视频自半山发布
当历史跨入又一个新世纪,政府斥巨资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多次疏浚,投放鱼苗,水质终于有所好转。 沿河道栽花种树,柳叶剪春风,绿枝画晴空,上塘河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成为美的象征。 今天,便让我们一起飞跃上塘河,观赏上塘河的新气象、新风貌。 综合自:半山发布、《杭州河道文明探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