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 “你要跟我比老啊,来,比比。”只见84岁的陈奶奶从嘴巴里掏出了自己的假牙。姜爷爷也“不客气”,也把自己的假牙从嘴里拿出来作证。那一刻,两活宝把自己逗乐了,哈哈大笑,旁边的老人也都跟着开心起来。 这些欢乐时刻,每天都在西湖区古荡街道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的“大爱人家”上演。在这里,没有谁老不老,也没有谁比谁更“弄不灵清”,只有谁比谁更“可爱”。 据悉,大爱人家是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内的失智专区,在不到200平米的空间里,每天都要聚集20多位老人。这群可爱的老小孩,平均年龄超过80岁,大部分都被确诊为中度、轻度失智症,还有少部分处于认知障碍阶段。 用专业服务和贴心照护 搭起失智老人的“金秋”家园 每天早上8点不到,大爱人家的门还没开,老人们就在家属的陪同下陆续来报到了。 85岁的胡爷爷每天都要抢第一名,老伴说:“每天早上一起来,他都不断地催促我‘快点快点’。”来的路上,胡爷爷拄着拐杖,走得很快,她老伴还担心他跌倒,只能在后面拼命拽他衣服。而91岁的徐爷爷,几乎是每月的“出勤之星”,就连周末、节假日的时候,他都要来敲一敲大爱人家的门,他问老伴:今天大爱人家怎么还不开门。 老人们在大爱人家里,每天的生活都很固定,签到、晨检、做早操、参加非药物干预主题活动;午餐、午休、吃下午茶、康乐活动,然后归家。每天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甚至有的老人每天坐的座位都是固定的。社工说:“熟悉的环境,规律化的生活,有助于帮助失智老人减轻精神问题”。 看起来有条不紊,但失智老人的照护工作其实并不容易。85岁的陈奶奶,坐了不一会儿,就开始闹着要出门、要回家,一下子说要邀请社工到她家里做客;时不时从口袋里掏出10块钱,说邀请大家出去喝茶;有时还会喊着刚才有人走进来要偷东西,得一起把他赶出去……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社工便带着她到院子游荡一圈,然后问:“我们在哪呀?”陈奶奶摇摇头说不知道,转身又牵起社工的手,回到屋子里,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天要“折腾”好几回。 七年磨一剑 构建失智关爱分级服务体系 “失智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分为认知障碍阶段、早期、中期、晚期,它会逐渐吞噬大脑的不同功能区,记忆化为流沙,心智变成孩童。这就是失智老人的真实写照。”金秋家园大爱人家负责人朱秋香表示,“同时,失智症是不可逆的,患者平均存活期是8-12年。因此,对其进行尽早干预和照顾,延缓病情发展尤为重要。” 据了解,古荡街道60周岁以上老人1.3万余人,80周岁以上老人2269人,老龄化程度高。从2013年起,街道引入5A级专业社会组织浙江省大爱老年事务中心,开始探索失智老人的关爱体系建设,重点打造服务失智老人社区服务体系。 这些年来,大爱中心等服务主体在街道辖区内开展各类失智关爱服务近2000场次,范围覆盖辖区各年龄层居民,累计服务逾4万人次。金秋家园大爱人家作为街道失智关爱社区服务体系的集中展示窗口,常年常态化为辖区居民开展失智干预、日间照顾、家属支持等活动,有效帮助老人延缓失智失能进程,同时减轻了他们家庭的照护负担。 七年磨一剑,古荡街道现已形成包括失智预防社区宣导、失智症筛查评估、早期失智症非药物干预、照顾者家庭支持、失智老人日间照料和失智症友善社区营造于一体的失智关爱分级服务体系,同时还与西湖区民政局和卫健局共同编写了《失智老人社区服务手册》,在西湖区初步打磨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失智关爱“古荡样本”。 接下来,街道将重点面向辖区内高龄、独居、孤寡、空巢老年人群开展失智症筛查评估、干预照护等服务,守护他们的幸福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