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量身定制”,人才“订单”培养,企业上门“抢人” 杭州日报 “围绕全球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以培育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着力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昨天,浙江省人社厅副厅长金林贵在第二届暨2020中国(浙江)技能培训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技博会)上的发言,扣响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浙江强音”。 现场,来自浙江省内外40余家技工院校、企业及人力资源机构济济一堂,共探新时代、新背景下,技能人才培育的新路径,共话“产教训”深度融合的新课题。 飞机维修、高端智能制造、无人机应用技术 技工院校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定制”新专业 当前,杭州正大力推进“六新”发展行动,杭州不少技工院校结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出了新专业,为杭州持续做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添砖加瓦。 新能源智能网联、大数据技术应用、高端智能制造、无人机应用技术……技博会上,前来参展的技工院校纷纷亮出新专业。 “飞机维修是我们近年来开设的新专业。”现场,杭州技师学院院长邵伟军介绍,该校于2018年开设了首批5年制飞机维修专业。经系统学习通过考核的学生,将获得大专学历,可适任通用航空公司、民用航空公司、机场及航站机务工程部的岗位。 “一定是先有行业和企业,才有专业。”在邵伟军看来,技工院校的专业建设一定要立足行业,紧密结合企业需求,要为本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服务,真正做到产教融合。他表示:“尤其在5G时代,技能人才要懂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大数据等等,才能跟得上产业发展节奏。” 据邵伟军透露,下一步,杭州技师学院还将结合城市产业发展,开设智能网联、无人机应用技术、城市技术服务与管理、高端游艇服务等新专业,为杭州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 同样关注数字经济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还有浙江公路技师学院。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校携手杭州杭钢炽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利用5G网络将虚拟工厂、AR教材、VR模拟训练、数字3D课件等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系统,共建了国内首个5G+VR/AR数字融合的新能源汽修一体化教学样板实训基地。 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8%,企业进校门“抢人” 校企合作共筑技能人才培养生态圈 “怎么使‘学校人’更好、更顺畅地转变成合格的‘职业人’,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元素,加入到整个技能教育培训生态圈。”浙江省人社厅副厅长金林贵在发言中,抛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这一命题,连续多年就业率超过98%的杭州轻工技师学院有一定发言权。据该学院副院长吕杰英介绍,为开展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学院不断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规模,建立校企合作人才梯度培养机制,紧盯行业前50名企业,持续拓宽校企合作“朋友圈”。 以电商专业为例,从一年级起,学生会去企业进行职业体验,逐渐融入企业课程;三、四年级,学生会在电商旺季时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五年级,成为企业学徒。 在吕杰英看来,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们既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接触大型知名企业文化,帮助其迅速融入职场。 “去年‘双十一’期间,我校63名电商专业学生,前往阿里巴巴菜鸟物流、零售通、城市大脑等企业参加生产性实训,负责处理物流中产生的责任判定。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企业高度认可,不少企业赶在学生毕业前进校园‘抢人’。”吕杰英介绍说。 除了技工院校,企业也是高技能人才培育和施展才能的主战场。 “人不够用,尤其是既懂精密测量,又懂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高技能人才。”技博会现场,杭州中测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世涛告诉记者,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只是“毛坯”,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少差距。 为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企业自2003年起,与国内职业院校开展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据杨世涛介绍,企业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建设中开展合作,并通过制定培养标准、开发课程、鉴定评价,提供实训场所、实训讲师、实训耗材等形式,深度实践产教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