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葛“道场” 首先是山脚下建筑彰显道教文化的杏黄色山门,黄色是道教敬重的颜色,因为道家学说尊崇黄老(黄帝与老子)思想,黄帝在玄学中五行是土,颜色为黄,而古代道士也称黄冠。 山门为砖石混合结构,四柱三间三楼,正中为一圆形拱门,两侧为砖墙,墙上左右分别阳刻“抱朴”、“道院”4个大字,再外侧分别为两幅太极八卦图。拱门上的匾额阴刻郑煕所书“葛岭”两个大字。四根柱子上镌刻有两副楹联,拱门两侧的内柱上镌刻陈尚礼撰句、周天鹏书写的楹联:“初阳台由此上达;抱朴庐亦可旁通。”外侧两根柱子上镌刻:“点缀名山有勾漏丹青著色;登临绝顶看扶桑旭日来朝。”上款为“民国四年,钱塘王家治撰句并书”,下款为“吴县杨世伟(杨叔英字世伟)敬立”。楹联中的“抱朴庐”是杨叔英在原红梅阁南侧增建的,可远眺西湖,为其在杭别业。 山门
自此,葛岭上这座古老道观,由“涵清道院”又更名为“抱朴道院”。“抱朴”取自葛洪的号“抱朴子”,所谓“抱朴”,就是“守朴归于真,不萦于物欲”(老子)的意思。 山门背面上方有杨学洛题的“黄庭内景”4个大字。“黄庭内景”是道家养生修炼的一种术语。“黄”指中央之色,“庭”指四方之中,“内景”就是“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 《黄庭内景经》是东晋道教上清派的一部经典,其养生原理类似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上古有真人者,可以惊动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护神仙,肌肉若一,故命可以天地,无有终结,此其道生。”,这正好与“抱朴归真”相对应。 山门背面
其次,从山门往内,一直到山顶,一路铺设了石板和石阶,沿路还建了六座亭阁,供游人歇脚和赏景。由下至上分别为流丹阁、喜雨亭、顽石亭、览灿亭、九转亭及最高处的宝云亭。 在山顶初阳台,不仅平整了石基,还在上面建了一座上下两层亭台组合的石亭,台座用大石块砌造,台北面外设登亭台阶,石亭为歇山顶四柱方亭,亭檐下有仿木结构的上下两重斗拱,每两柱之间的檐枋表面浮雕云纹图案,亭四周设石栏板,亭正中竖立一块石碑,碑南面由曾煕题写“初阳台”三个大字,碑阴镌刻由汤寿潜撰,伊立勋书的《重建葛岭初阳台碑记》。
曾任浙江省军政府都督的汤寿潜在《碑记》中大力赞扬了杨叔英、赵雨亭、贝润生等颜料商人的善举,说他们为重建葛岭“施财㢋新之。又挺为旁舍,峙为路亭,凡坛道庙堧,绳如砥台。游兹山者,莫不知有诸子以草木为彰施也。自有兹山以来,至葛翁始能名;自台成以来,遇诸子而不朽……”。 南宋咸淳 临安志《西湖图》局部 在初阳台旁,杨叔英等人在那座葛仙翁祠的遗迹上重建了一座祠观,并延用了南宋时的旧名“玉清宫”。己未年(1919),还在初阳台下增建一炼丹台,名“游仙台”,台后石洞中供有葛洪像,为颜料商来此祭祀祖师爷之用。
“游仙台”下有一四方的小石池,名为“龙池”,据说池里可以看见四脚的“龙”,它大小似壁虎,身躯狭长,尾巴细,黑背,大红色的腹部上有黑斑。也许是因为葛仙翁的缘故吧,香客们对这些“龙”敬若神明,其实这可能就是蝾螈。 葛岭上的亭阁(老照片)
对于旧涵清道院的整修,更是花费功夫。不仅增建了南面的抱朴庐,还将大殿、偏阁、回廊等全都修葺一新。道院门外立一石牌坊,坊外为清道人所题“葛岭朝暾”四篆文,内为吴昌硕书“渥丹养素”四行楷,那棵高五六丈相传为宋时所栽的古皂荚树还立在坊西。 门前立有两块石碑,一块就是明万历壬子《重建葛仙庵碑记》,另一块为清同治丁卯《重建葛仙祠碑》。登上台阶进入大殿,正中为古装便服的葛洪像,奕奕如生。 为表示对直接提供生财之道的洋颜料商的感激之情,杨叔英他们还在葛洪像旁立一西洋精染专家的塑像,中西合璧,古今兼祀。下方供案上雕刻了《封神演义》上的全部人物,玲珑剔透,鱼磬剑佩、葫芦麈尾等道家器物一应俱全。旁边道舍(原红梅阁)内,几榻瓶尊落落有致,中悬徐元白画的葛洪立像,杨叔英等人在此设立了染业公会。阁边有清泉一泓从石隙中流出,名梅泉,传说为葛洪当年所开三十六泉之一。 抱朴庐(现在)
沿红梅阁绕廊往南,便是抱朴庐,此庐倚山作楼,明湖镜开。杨叔英在杭州也有实业,时常来抱朴庐小住,庐内还藏有许多艺术珍品,如文徵明的《落花》小楷真迹、以郑板桥画竹为饰的木刻门扇等。自此,抱朴道院既是主祭葛洪的一座道院,也是颜料商人祭祀祖师爷和聚会的场所。 道院门前石牌坊及假山(老照片)
位于抱朴道院下方,疑似南宋贾似道宅院遗留的那座湖石假山,夹渥丹室与还丹井于其中,依然玲珑曲折,在其西侧岩壁上,为表达“知恩图报,饮水思源”之精神,染业中人刻上了“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两行大字,落款为“民国戊午重九日仁和周肯堂撰,染业寿鹤庆书”。5年后,又在旁建枕漱亭,由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张载阳,在同块岩壁的右侧题“枕漱亭”三个大字。
正是因为众颜料商“知恩图报,饮水思源”之善举,经过4年的建设,到1919年末,整个葛岭气象一新。从一张当时远眺葛岭的老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重建的初阳台和抱朴庐的姿影,以及隐隐约约在山坡上蜿蜒的亭阁,台与庐一上一下既超然尘外,又相互呼应,自有一种脱离人间烟火的道家仙山之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