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职能部门都没有拒绝提问
离开央视一年后 柴静和她的伙伴们,把这一年来的调查称作“秘密”。 昨天上午,这个“秘密”突然被公开了,一个名为《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同呼吸共命运》的视频开始在朋友圈、微博疯狂转载。杭州市民,也在这场“雾霾真相”里觉得膝盖深深中了一“箭”——在柴静公布的数据里:“某城市,一年的雾霾日超过200天”,这个“某城市”,不是北方城市,不是工业重镇,就是杭州。 时间往前推1个月,2015年1月27日,北京大兴的星光影视园,离开央视1年后的柴静重新做起了她最擅长的工作。面对着无数台摄影机和底下坐着的数百名观众,一身白色衬衣和牛仔裤打扮的她,给大家讲了自己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当天的演讲很顺利,柴静以她最拿手的讲故事方式,加上图表、动画、视频采访等表现元素,把她这一年来的“秘密”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向观众娓娓道来。这个长达103分钟的演讲,更像是一部纪录片,有对伦敦、洛杉矶的实地探寻,也有对国内大小官员的采访。在这部柴静自费一百万元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里,她从“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国的雾霾问题。 那时的柴静并没有料到,1个月后这个演讲会在中国的社交网络造成巨大震动,起初她甚至担心:不在雾霾天发出,片子恐怕不会引起大家的关心;也可能播出后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同样参与了当天演讲录制的编剧史航,昨天发微博称:“录制时我在现场,那时真不知能否顺利播出,春节都过得有点忐忑,有点牵挂。明眼人都知道这视频将如何触及利益集团,如何激怒垄断阶层……” 就在这则视频面世的前一天,午夜刚过,柴静给她的朋友、南方周末的环境记者汪韬发了一条消息:“应该明天上午发。晚安。”这一句话让汪韬一夜没有安睡。“这个保守了一年的秘密终于要公开了,而柴静和我都不知道秘密公开之后会发生什么。” 截至昨天晚上10点,这则视频在国内各大视频门户网站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近4000万。 还原演讲现场 / 两个小时演讲,前同事只觉得震撼、感动 在1月27日那天的演讲现场,柴静还邀请了一些前同事和其他从事环保方面的人,方便及时听取意见,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原主编庄永志是其中一个。他在后来接受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现场:“可以上厕所,但中间好像没人起身。(观众)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汪韬也在受邀之列,他说开场前,身边坐着的小伙子就一直向他询问“机动车到底对于PM2.5贡献有多少”,并且在柴静说到这个话题时,小伙子眉头紧锁、频频点头。另一个小姑娘在演讲结束后说:“如果你不想花时间看这几年雾霾的报道,花两个小时看这个视频就够了。” 整个演讲的录制被要求保密,庄永志说:“去到现场碰到几个熟人。我理解她是(柴静)谦虚、谨慎,是想让朋友和前同事一起帮着感觉一下”,“两个小时,我只觉得震撼、感动,走出录影现场,抬头看见罕见的星空,只想着怎么行动去减少雾霾危害!” 还原发声初衷 / 女儿一出生就得肿瘤,以母亲的身份说话 在正式录制之前,柴静还进行了模拟演讲。汪韬被请去给她的模拟演讲提意见。“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柴静问。“应该是你的女儿一出生就得了肿瘤,你怀疑和雾霾有关”,汪韬答。 柴静叹了口气,这正是她最担心的——从一个受害者的角度出发,会不会有违客观性?但毫无疑问,在所有看过这段视频的人眼中,柴静关于女儿的演讲深深打动了他们,“柴静不是一个传媒人,而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在说话”。最后,是柴静的老公、摄影师赵嘉说服了她:“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了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 “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女儿)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柴静对人民网的记者说。从2014年年初的辞职,到2015年年初为治霾发声,这一整年的调查并不是计划后的结果。 从央视辞职后的柴静,谢绝了一切工作邀约,打算回家照顾女儿,“照顾她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还原调查经过 / 百万费用来自出书版税,回答提问都毫无保留 除了“母亲柴静”这个温情身份外,在这则视频的传播中,“自费百万调查雾霾”同样引起大众好奇。柴静说,这一百万,来自之前出书的版税:“国内一些基金会联系过我,愿意资助,但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做成什么样子,又要照顾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就没接受。” 所有的采访调研,都以柴静的个人身份进行,包括职能部门,“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一年来,柴静还和体制内外的专家建了十几个微信群,但她还是感觉到了自身的局限:“大气污染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刚做的时候,有人说这个问题跨领域太多,不容易弄清楚。我深深感觉到了这点,担心如果说得不准确,对现实会有妨害,找了很多专家审校,但也无法保证精准,只能尽力而为。错了的地方,修正就好。不足的地方,会有更多人做得更好。” 在视频的结尾,柴静列出了长长的致谢名单,有接受采访的官员,也有与她一起完成节目制作的十几个朋友——他们分担了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 名词解释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又称细颗粒物、细粒、细颗粒,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1微米=0.000001米)的颗粒物。 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和柴静面对面 曾经是央视《面对面》的主持人,这次,柴静作为被采访者和人民网记者来了个“面对面”。以下摘录自人民网记者与柴静的部分对话。 记者:你怎么想到(将雾霾调查)公之于众的? 柴静:一开始没有想要公开,只是自己找资料,找专家问,想解开一些迷惑。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但既然认识到了,又是一个传媒人,就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 记者:这一年你都去了哪里? 柴静:我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查了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 记者:你以前也做过很多污染报道,并且被评为环保部2007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这次与你以往报道有何不同? 柴静:这些年我做过的一些污染报道,但都是就事论事,停留在监督某些排污企业和地方政府GDP冲动上,我自己也停留在一种“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简单思维方式上。这次拉开时空,对过去的问题再回访,我感觉环保与经济发展并无冲突。 记者:那你觉得普通人应该怎么做? 柴静:我自己并不想鼓动号召他人必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那有一种强迫性。小时候有一次,我把肥皂水倒在了树根上,我奶奶没说什么,只是拿小铲子把肥皂水铲起来,埋在了别处——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