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本报A04版刊登了《潮来了,他操起网兜冲到潮水最前头 抢鱼抢了40年 钱塘江最后一个抢鱼人》的报道。拍摄这组照片的是新湾派出所的退休民警,65岁的徐瑞金。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老徐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拍摄萧山围垦的照片,他的镜头记录了大江东的前世今生。
徐瑞金,萧山新湾街道人,年轻时当过兵,1980年退伍后被分配到新湾人民公社文化站当站长。当时萧山群众文化很活跃,县文化馆要求每个文化站都应有照相机。这样,公社给文化站添置了一台海鸥120照相机。
徐瑞金挂着相机站在家门口 记者 葛亚琪 摄
此后,凡公社有什么活动,有相机的老徐就成了“专职摄影记者”。“后来又换了个135相机。哪里搞活动,我就去哪里拍照,有的是领导指派,有的是自己去搞创作。”老徐说。
老徐说,自己开始只拍国产的黑白胶卷,都是自己冲洗。1984年开始改用彩色胶卷,就要到店里去冲洗。而老徐常用的彩色胶卷当时柯达20元一卷,富士15元一卷,冲印每张0.5元。
“虽然我拍照公社里有报销的,拍多少报多少,但那个时候都很节约的。”
比如一个文艺活动,就拍半个胶卷,主要就是拍宣传栏里会用的照片。那个时候老徐也没想过去投稿,如果活动结束胶卷还没拍完,就把胶卷剪断拿去冲洗,剩下的一段下次接着拍。
老徐觉得,胶片时代的会议照片是最难拍的,除了会场的全景,讨论表决的环节要拍,每个领导发言都要拍,但领导的表情很难一下就拍好,又不能像现在一样用数码相机连拍。
“碰上有领导老是看稿不抬头,我就写一张纸条提示‘把头抬一下’。”
当时,公社里有个宣传栏,是文化站的宣传阵地,需要用照片,当然是老徐拍的。像《农技站人员检查晚稻病虫害》《人民群众欢送应征青年入伍》《萧山最后一次人工围垦》《人大会议选举计票》等等照片都是他的“经典”作品。
农技站人员检查晚稻病虫害 徐瑞金 摄于1982年
人民群众欢送应征青年入伍 徐瑞金 1984年摄于新湾乡人民政府门口
萧山最后一次人工围垦 徐瑞金 摄于1986年12月
不过,这些底片和照片却在2014年老徐搬家时不幸丢失了。说起这件事,老徐痛心疾首:“五六十卷底片放在楼梯下面的塑料袋里,结果都被帮工当垃圾扔掉了,当时我心疼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好在,这些底片中仍有七八张最经典的被老徐保存了下来,加上几张冲洗出来的照片,就是他对于上世纪80年代大江东地区生活的珍贵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