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一家公司80%员工开始学中文
一家3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招人扩厂房
位于悉尼的菜鸟GFC仓,今年双十一的澳洲热卖直邮商品大部分已打包入库。
位于墨尔本焉北机场附近的物流中心,是澳大利亚益生菌品牌Life space的生产工厂所在。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这家已有3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开始大规模扩建工厂。
一家只有600万澳元(约折合人民币3053.1万元)销售额的益生菌企业,在澳洲并不算起眼。不过仅仅用了4年时间,来自大洋彼岸的疯狂剁手族,就将这家企业推上了同类品牌中国最畅销品牌的位置。招人、扩建工厂,成了这家公司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迎接中国双十一
30年历史的澳洲家族企业扩建厂房
几年前从父亲手里接手后,墨尔本年轻人Ben将这家家族企业公司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之前的30年,基本上以每年30%的增速发展;而过去4年,业绩都在翻番。”Ben说,2014年公司全年销量600万澳元,2015年暴涨到1500万澳元,去年再次增长至3500万澳元。“今年7200万澳元,明年要达到1.2亿澳元”。
给这家公司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Ben简单地归结为“中国元素”。
2014年,Life space通过天猫进入中国市场。“最初是因为代购。澳洲本地人会把这种产品和奶粉一起服用,这种使用和消费习惯几年前被代购大军带到了中国。”Ben说。入驻天猫后,仅用了4年时间,Life space成为天猫平台上销量最高的益生菌品牌。现在,中国市场占到这家公司60%的份额。
除了抽象的数字,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给这家公司带来的最直观变化,是厂房和员工越来越不够用了。
“你看这个2000平方米的厂房,目前一半是仓库、一半是生产线,正打算把另一半也变成生产线。边上新建的4000平方米的新仓库即将启用。加上办公面积,扩建后的新厂区达到8000平方米。”Ben站在偌大的厂房中间说。今年,Ben将原来在厂区的办公室搬到了位于墨尔本市郊窗明几净的办公大楼,办公区的员工从6人增到35人。
在天猫试水成功之后,Life space开始试着走进中国线下门店。“春节之后准备铺实体店,比如在一些母婴店,万宁等药房。”Ben说。
80%员工开始学习中文
中国市场搅动澳洲保健品市场
事实上,除了Life space,巨大的中国市场正在搅动整个澳洲的保健品市场。根据澳洲保健品品牌Swisse销售总监Nick Mann预计,随着中国市场的迅速打开,过去2年时间,整个澳洲保健品市场不得不提高产能,来应对中国30%-50%的增长。
澳洲保健品品牌Swisse是同类产品里迅速崛起且在中国最畅销的品牌之一。位于墨尔本Swisse总部的会议室,挂着范冰冰的大幅照片。刚刚范冰冰被邀请作为这家澳洲保健品牌的全球品牌大使。
“今年4月,我们开通了对中国的一般贸易,准备进入一些高端商超、母婴店和美妆药房。”Nick Mann透露,中国的一般贸易将是2018年公司增长的最大引擎之一。
为了迎接这个更为广阔的市场,这家传统的保健品公司员工开始集体学习中文。在不少员工的名片背面,都印着中文职务和名字。负责跨境业务的黄晨侃是个中国小伙。黄晨侃说,Swisse的员工有200人左右 ,现在80%开始学中文。“每周,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老师会上门两次”。
和life space一样,在线上积累亮眼的成绩后,Swisse开始进军线下渠道。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几乎如出一辙:通过天猫等电商平台试水,在线上完成品牌认识和建设后,走入线下。
而天猫,就是这些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试水石和跳板。2016年,天猫国际引进的14500个海外品牌,八成以上是第一次进入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