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微观杭州
 
 
这朵“中国的骄傲之花”在萧山已有百年历史
2019-10-25 16:15:28杭州网

在廊檐下、堂屋内、弄堂口、竹园里、树林间,处处在飞针走线。她们之中有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有风姿绰约的年轻媳妇,有俊俏而充满活力的姑娘,也有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在她们的双手上,银针下朵朵玫瑰在绽放,一串串葡萄在成熟,各式各样的花卉、瓜果图案巧妙别致地连缀一起,构成一幅幅精美的制品……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她们手中娴熟的工艺正是手工挑绣萧山花边。

萧山民间历来就有纺纱织布的历史传统。萧山花边是用绣针引线挑绣各种纹样的编结工艺品,以其独特风格驰名中外,被外国朋友赞为“中国的骄傲之花”。

今天,和大家聊萧山花边的起源和发展,这个在萧山已经有着100年历史的手艺,到底经历过怎样的波澜起伏呢?

萧山花边的发祥地是坎山,一个起始于宋代的古老集镇。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钱塘江主流改由赭山以北入海,坎山以北的大片沙地开始垦种。嘉庆十八年(1813),南沙由海宁划辖萧山,自此坎山的商业日趋繁盛,店屋从塘上向北延伸,形成5里长街。

民国初期,由于海潮为患,南沙地区连年遭灾,民不聊生,上海商人徐方卿却以特有的商业眼光,看中了这方“宝地”,尤其是这里廉价的劳动力,于是在民国8年(1919)农历8月16日,徐方卿从上海徐家汇带领4个传教士,来到坎山传授花边挑绣技艺。第一批学习挑花边的妇女24人。这虽不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对萧山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花边成了萧山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也是萧山传统的出口产品。

不过,当时这些学艺的妇女,只把挑花作为糊口活命的一条生路。当年第一批挑花女孙老太太回忆说:“那时为寻活路,我听到消息就到花边老板家,交了1元2角银洋钱作学费,学习挑花手艺。当时一起学艺的有24人。老师传授的全部针法,只有3种。花样是极其简单的衣领小花和盘垫之类。以后我就和穷姐妹们用挑花针换取辛苦铜钱。”当时沙地区妇女,为了糊口,纷纷拿起挑花针,互相传学挑花边技艺。从此,花边不仅在坎山生了根,还传播到整个沙地区,甚至临近的绍兴和余杭。

当时,挑花边发展很快。至民国12年(1923),挑花女工增至四、五百人。萧山第一爿花边厂一一沪越花边厂在坎山镇上应运而生。第二年6月15日,高德良在瓜沥组织花边练习所,聘请教师,免费向本乡妇女传艺,挑花女迅速增多。至民国19年(1930)萧山的花边厂已达30余家,挑花女工多至2万余人。后因“海外销路阻滞,营业惨败,萧境之花边厂倒闭者累累”。至民国22年(1933)仅存6家。

民国25年(1936)至抗日战争前夕,又得以“中兴”,“加工队伍达4万人”。至此,萧山花边已初具自己的风格。针法由初传入时的三、四种,增加到后来的三十多种;规格从衣边、被口、小盘垫扩大到长茶几套、台毯、床罩等;用80/6细线制作的重工花边已经萌芽,结束了单一生产轻(粗)工花边的历史;图案亦从先前在国外花稿里“觅样仿制”,逐步发展到由本地“打样师”自行“翻新”。

但好景不长,由于日军侵华,民国29年(1940)萧山沦陷,遭到日军封锁,销路断绝,花边被迫停产。

抗日战争胜利后,萧山花边恢复生产。此后3年多时间里,以坎山为中心的东片地区,恢复和新开花边厂达100余家,然而,因多年战祸,元气大伤,加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没落,各家花边厂规模与整个行业的生产情况,均不及战前。

↓ 见 下 页 ↓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民间工艺美术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使花边生产逐步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尤其是自1954年起,萧山县相继成立花边专业社后,生产纳入国家计划,产量逐年递增。1955年,萧山花边产量达到481万码,产值300万元,比解放初增长5倍半。同时创制了万缕丝同布绣花结合的“镶边”新品种。60年代初,又更新了这类新品种的图案及针黹工艺,使其工精艺巧。尤其是用萧山万缕丝花边与黄岩绣花相结合的全雕镶边大套,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为适应花边生产的发展,1970年12月萧山花边联社及7个花边工艺供销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了萧山花边厂,后称萧山花边总厂。从此,萧山花边走上辉煌之路。这时,具有独特风格的“彩条链”“绚带丽”等新产品先后应市,外商竞相订货。

作为传统手工艺品的万缕丝进入全盛时期,1978年产量高达1564万码,比解放初增长近30倍。1979年又开始生产机织网扣花边,开辟了内销新市场。从而生产节节上升。1979年萧山花边厂产值首破3000万元大关,1981年接近3500万元,比解放初的1949年增长近70倍。这时萧山花边厂职工增加到700余人,外加工(农村挑花女工)达20万人。发放外加工挑花工资最高达2400多万元,挑花边一度成为萧山妇女主要手头活和日常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首都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新疆厅、宁夏厅的窗帘全是萧山花边。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萧山花边“西湖全景”被选作馈赠的礼品。

进入80年代,又把萧山花边的艺术特色与新颖别致的服饰结合起来,创制出麻布绚带工艺绣衣和万缕丝女装,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雅致的款式风靡意大利、美国、日本、香港等市场。1982年萧山花边厂首次引进日本自动梭式绣花机,1985年又引进电脑绣花机,将机绣与手绣有机结合,创制出梭锦绣花边和梭锦缕丝花边。

当花边在它的发源地意大利的威尼斯濒于绝迹之时,中国的萧山花边异军突起,以其新颖的图案,精巧的技艺而雄冠世界,产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萧山花边在巴西和意大利作为女儿的陪嫁品;在日本和墨西哥作为喜庆的馈赠礼品;在摩洛哥作为宫殿的装饰品……

一位日本朋友对应邀到日本作挑花边现场操作表演的萧山花边厂的技术员说:“你们巧手挑绣的萧山花边,美极了,它是你们中国的骄傲!”在墨西哥举办的中国工艺品展览会上,一位墨西哥商人看了萧山花边说:“我有生以来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的工艺,这是你们民族的骄傲!”因而萧山花边被誉为“中国的骄傲之花”。

80年代中后期,萧山花边进入了顶峰。1987年萧山花边总厂年产值达4500万元,利润315万元,为国家创汇800多万美元,在全国抽纱同行中,名列前茅。据统计,1985年至1994年,10年创净利3140万元,上缴国家和地方财政的税收达2526万元。


萧山“玫瑰”牌花边是国家著名商标,1979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1986年又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1988年获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金牌奖和轻工业部质量管理奖,1989年在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又荣膺金奖。

萧山花边是萧山轻工业的象征,是萧山乃至中国的骄傲,曾为萧山赢得了莫大的荣誉,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995年初,以萧山花边总厂为核心组建了萧山花边集团有限公司。但集团公司的组建,并没有增强行业的竞争力,萧山花边开始面临重重困境。

一是挑花女工大量减少。农村挑花女工最多时达20万人,而到了2000年左右,仅剩4—5万人。萧山农村尤其是沙地区,以往几乎家家户户会挑花边。几十年如一日,亲带亲,邻带邻,母教女,老带幼。三四岁的女孩就看着母亲挑花边,七、八岁时跟着学挑花边。青年找对象,婆婆挑媳妇,也要看看姑娘会不会挑花边。这种乡风代代相传,是萧山花边永不衰败的缘由。70年代后期,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部分原从事挑花边的村姑农妇相继进入乡镇企业。如今挑花女工越来越少,技术骨干更是后继乏人,好多优秀手工花边品种已无人会挑,无法组织生产。

二是外销市场日渐缩小。由于机织花边价廉物美,国外用户使用习惯随之改变,以机织花边替代手工花边。传统的手工花边处于逐渐被淘汰出局的趋势。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以来,花边行业受到重大冲击,出口大为减少。

三是内销市场竞争激烈。萧山本地出现了数十家个体花边企业。这些个私企业一无高额贷款的包袱,二无大批固定职工和退休工人的沉重负担,能轻装上阵。萧山花边集团无法与个私企业进行价格竞争。

↓ 见 下 页 ↓

进入新世纪后,手工花边被机织花边所挤压,推向了市场的边缘。2005年,萧山花边被列入省级非遗,转化身份而进入新的历史使命。

2012年,原坎山镇因萧山花边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5年瓜沥镇续获此荣,为小城市建设平添不可多得的精神光芒。

目前,萧山花边仍然呈现良好的活态存续,拥有省、市、区传承人和传承骨干千余人,萧山花边生产企业年产值达十几亿,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促进乡村振兴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她是非遗,人们倾情呵护,她是文化,人们传承创新,她是艺术,佳作获奖无数。

萧山花边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段艰难困苦的年代,引领我们走过一程激情创业的岁月,为萧山的经济起飞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是萧山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

萧山花边产品有着辉煌的外销历史,不仅为国家争取到外汇还带动了本地的经济。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当代萧山花边作为一种优秀的旅游商品远销海内外,将对全方位了解杭州、了解萧山,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赵锡祥:不想做最后一个花边大师

来源:萧山文化遗产(ID:xswhych)    作者:文:徐树林/图:萧山博物馆    编辑:郭卫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西藏派墨农村...
和平之光闪耀...
如此春光 那...
“迎中秋”世...
王力宏杭州“...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杭州90后情侣吃夜宵 一个被刑拘  一个
林净因后人95岁日本奶奶 第三十三次回孤
浙江“山茱萸之乡”淳安临岐山茱萸进入采摘
杭州市民宿女主人联盟成立妇联
下城区第十届社工节启动 成立社会组织人才
“双11”杭州首批学区房上线 今天可选购
浙江大学两项研究成果登上美国《科学》杂志
外交部回应英国39人死亡事件:尚无法确认
京沪高铁接触网挂异物致列车晚点 铁路部门
日军后代向杨靖宇谢罪:对于侵略谢罪多少次

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

欧盟主题灯光点亮柏...

寓教于乐 国内首档...

杭网直击丨第22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