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曲》
乐魂不灭
采风而来,踏歌而去。一代音乐家仙逝,牵动了许多人的心。
在周大风去世数日后,13日,记者随其儿子周小风前往周老先生在杭州的故居——朝晖二区高知楼,探寻周老先生生前的艺术生活。
推门而至,才明白周大风曾说房内“除了音乐空无一物”是个什么样子:房间里依旧是水泥地板,吊挂式大叶扇,屋内除了一架钢琴、一张床和一张办公桌外,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摆设,散落四处的都是有关音乐的书籍和资料。在生命的最后10年,周大风陆陆续续写下了100多万字,全是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文章。
“他不会用五笔和拼音输入法,就用电脑写字板写,总是写到凌晨三四点,因为常年对着电脑屏幕,把眼睛也用坏了。”睹物思人,周小风说,父亲惟艺术至上,惟道义、风骨至上。他对老友的关爱,对青年音乐人的关切,对残疾儿童的关心,对音乐教育的关注与执着,悬此一生。
从1943年周大风20岁参与创办起中国第一所战时“天才学校”至今,他的一生再也没有跟音乐教育分离。上世纪80年代,周大风自掏腰包创办《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免费发放给各个学校;1982年,他在全省成立首个民办音乐学校,推广普及音乐教育;80多岁高龄时,他仍坚持在全省各地演出、辅导、讲学。
作为周大风晚年最亲密的学生,陈建国陪同他采访不下50次。陈建国回忆说,从年轻时候开始,“人民音乐家”的烙印就烙在周大风身上。75岁时,周大风依旧还担任着100多个社会职务,而投入心血最多的却是“省关工委艺术家委员会主任”这个头衔。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关注的依旧是音乐和音乐教育,关注着众多贫困但拥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和残疾人学习音乐。在周大风的教导下,浙江大风艺术学校坚持3年,每个礼拜都去浙江省盲人学校培训音乐知识和技巧,陈建国在杭州等地做了600多场普及高雅音乐会,并专门为全省的残疾人举办了一场残疾人声乐专场音乐会。
“人生短,艺术长。人无百年长春,一旦消逝,一切一切,同葬黄土。惟艺术永生,永不磨灭,亘万古而不变,历日月而长新。人生几何,随时要准备末日,长春乎,惟我此集。”1938年,周大风为自己的音乐集作序时言。
时隔77年后,周大风最终将自己留在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杭州。等10月17日追悼会结束,他就将安葬在杭州安贤园陵园。与他墓碑相邻而望的,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的衣冠冢和女排国手陈招娣的安葬地。
一生峥嵘,猝然辞去。回往千秋,风骨永存。
周大风的一生,宛如一部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在风雷激昂的时代奏响时代的强音,在江南生活的场景里拉起悠扬抒怀的民族文化乐章。在他简朴的一生中,每一步脚印都写满了致远淡泊的人生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