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杭州后研究民族音乐
创作《采茶舞曲》跟周总理还有段故事
1953年,省文工团更名为“浙江省歌剧团”,之后改名为“浙江省越剧团”,1957年又成立了“浙江越剧二团”。周大风担任艺术室主任,一边从事越剧男女合演现代剧的作曲,一边重点研究民族音乐和全国地方戏曲和曲艺音乐,创建了男腔新基调的“男调”,形成“同腔异调”、“同调异腔”、“同调同腔”三种男女对唱方法,解决了男女演员同台演唱的问题。
这个时期,周大风迎来了创作高峰,他为越剧《罗汉钱》《五姑娘》《两兄弟》《风雪摆渡》《江姐》《斗诗亭》等男女合演越剧和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作品作曲。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雨前曲》中的一首插曲,名字叫《采茶舞曲》。
1957年,周恩来总理先后五次来到杭州梅家坞,对杭州的茶叶大加赞赏:“好山好水好茶叶,可惜缺少专为反映茶叶生产的文艺作品。”在作家陈学昭的建议下,周大风去梅家坞体验生活,与茶姑茶农一起采茶、炒茶。1958年初,周大风去泰顺东溪乡茶区采风时,突然有了灵感,《采茶舞曲》的词曲一气呵成。
完成《采茶舞曲》后,周大风和剧团进京举办汇报演出。来看演出的周恩来给了《采茶舞曲》很高的评价,“这个《采茶舞曲》曲调还不错,有越剧味,也有时代特点。”周总理还提了个建议,说插秧插到天亮,违反了劳逸结合的规律,让周大风把“插秧插到大天亮,采茶采到月儿上”这两句歌词再改改。
周大风苦思了两三年,一直改不好这两句词。有一天,他在梅家坞采风,突然有一辆小车停在他身边,开门走出来的竟然是周总理。总理问他歌词改得怎么样,周大风如实相告,周总理笑着说:“我想了两句,你看看,‘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如何?”周大风听完很欣喜,重新灌录了《采茶舞曲》。
《采茶舞曲》传唱50多年,迄今为止,已经有60余种唱片、磁带和CD,是中国的经典民歌之一。
晚年专注音乐教育
创办艺校后 经常带着学生四处慰问演出
1980年,周大风调到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直到退休。他多年的同事,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告诉快报,“他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好学的长者。他会造钢琴、小提琴,家里的唱片柜子和台灯也是自己做的。他知识非常渊博,美术、文学和戏剧样样精通。”蒋中崎表示,周大风是个性情中人,“他每天要喝两瓶黄酒,抽三四包烟。”
除了音乐研究,周大风晚年也不忘音乐教学,他于1982年创办了浙江社会艺术学校。陈建国是第一届学生,毕业15年后,周大风打电话过来,让他为合唱团赞助一架钢琴,当时开琴行的陈建国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两人从此结下亦师亦友的友谊。2006年,陈建国和周大风共同创办了浙江大风音乐艺术专修学校,陈建国担任常务校长,他说:“人总是会老的,办这个学校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记住周老师,我们中国曾经有个这么伟大的音乐教育家。”
周小风说,父亲小时候受过苦,知道穷人家孩子想学音乐有多难,早在1954年,周大风就和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顾西林一起组建了大关小学民乐队,现在,“大风艺校在全省有20多所分校,他去讲课,从来不收一分钱。” 周大风经常带领艺校的学生去浙江盲人学校慰问演出,他亲自弹钢琴,和学生一起演唱。他还帮助盲校的学生成立乐队,赠送乐器。周大风生病住院的时候,陈建国去探望,周大风躺在病床上还在挂念盲校的孩子,一再叮嘱陈建国有空要多去看看。陈建国说:“周老师很伟大,一生为音乐,没有杂念,很善良。”
陈建国表示,接下来他准备成立一个“大风奖学金”,同时在大关小学建立一个“大风纪念馆”。
近几年,周大风一直在家休养。周小风说,父亲5年前就封笔了,不再写作,因为眼睛患上了黄斑裂孔,“看到东西都是弯曲的,叠在一起的。”周大风平时喜欢看影碟,听古典音乐和传统戏曲。2012年确诊换上肺癌后,周大风也很看得开:“可以多活两年就多活,活不下去也没办法。我对社会和国家也有一定的贡献了,就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