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新闻 杭州老文教区,教工路文一路文二路那一带,许多人对那一带怀有美好的感情,在那一带当过意气风发的学子,度过浪漫的青春时光。
当年各大中专学校的密集程度,多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 每天早晚,各大学校门口人如蜂拥,都是年轻的面孔。许多年轻的面孔在一起,会构成风景的。求知的年龄,爱情的季节,统统在那里汇合。 那里小吃店、小饭馆的生意,特别好做。 小天鹅11路经武林门到老城站,双层的10路车到湖滨平海路,你们或许都还记得。一天二十四小时,从早到晚,飘过的,都是青春的身影。 讲述人:徐社东 我叫徐社东,1996年住教工路32号(现已改号)一个老旧小套,当时30号是杭州商学院,31号是杭师院附中,对那一带很熟悉,也怀有深情。 当时新学子来到文教区,首先在报摊上买杭州地图,而老地图上教工路还叫教二路,还有教一路、教三路(现在的学院路)。纵向是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构成井字状。 文教区的构想一目了然。 不过后来西溪河下路名保留了,顺着河,那边是老杭大。 学院路上,也是大学如云,有浙江财经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等。 那是一个国家急缺人才的时代,社会缺口有多大,高校就有多爆满。 马云走向世界之前 都是在这一带混的 杭师院当时有好几个校区,文一路这里是主体,文二路省幼师隔壁这儿也有一块,古色古香的红楼、木楼,有一次我在文二路那里上课,忽然起火了,冒烟,我们赶紧跑出去;杭师院的美术系在万塘路,后来并入的医高专更远。 我们杭师院附中在教工路和文一路交叉地。文教区还有学军中学。 以前文教区的中小学比较厉害,是因为入学的孩子中间,许多是大学老师的后代。我们的学生家庭情况表上,很多是高校老师。有些年份,会占一半。 现在这样的情形再也不会出现了,因为高校都搬迁到下沙,小和山,紫金港,余杭仓前了,所剩很少,大学老师们也分散居住了。 不过办学水准,已经形成了。 马云的故事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杭师院外语系毕业后,没走几步路,就在电子工学院找到了工作,还在文一路上。后来文三路搞起了高新开发区,马云的阿里巴巴在华星路那里搞孵化,密密麻麻的,我们去参观过。 他一路走出去,走向世界之前,都是在这一带混的。 当年这一带很有气氛。我很早就买了一台浙大网新的台式电脑,286,就是受这个气氛的影响。以前杭州最有科技感的就是文三路。现在滨江是高新开发区了,但这里还有一些重要的文化遗留,因为支付宝、阿里巴巴、淘宝还在旁边不远。 一座城市要有记忆。 完全超越了学科和专业传授 教育最终是人的塑造 我那几年教高师预科班,这是一个特别的班级,学生从杭州周边地区来,萧山临安余杭的多,住校。 1996年他们读高一时,就把户口迁到了杭州市教工路31号,1999年毕业。现在已经20年了,可有人最近才从集体户里迁走。我也是老集体户,好多年我都不知道我们集体户打头的那个人竟然是我的学生,每次复印户口本都要印首页的。他现在湖滨的解百做品牌女装。他没有做教师。但他的同学多半活跃在大杭州的各条教育战线上,也有深造、转行的。 上个世纪末杭州的教师缺口比较大,郊区县市更甚,为了救急,培养基层师资,火烧眉毛。这些农家孩子,初中毕业就可以脱离农门,自然愿意。他们到了这里后,和普高学生不同,一部分成绩好的,参加高考。一部分去杭师院、医高专之类。 有一次,高师预科班301宿舍的男生集体去西湖边看烟花大会,是周末,人太多,一个一个都挤散了。楼志强忽然就被一个女生拉了手,一聊,是隔壁丝绸工学院的女生,家门口的啊,那他当仁不让。这成了一个美谈。 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缺钱,家里底子薄。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化学老师孙伟华经常拿钱给学生花,没人知道。她没有孩子,爱生如子。校长郭禾阳去了市委党校后,她当了校长。我印象中她整天在学校,晚上也在学校,住在学生寝室,天亮了还在学校。白天一身粉笔灰,有人来参观,她拎着实验器材接待。有一个学生后来读博了,她还写信问缺不缺钱。博士回信给孙校长说,不缺钱了,谢谢。他不好意思永远受资助。这个学生现在义乌的一家银行做老总。 遇到这样的老师,他们中间很多人后来都选择了化学专业。有一种教育很深刻,完全超越了学科和专业传授,教育最终是人的塑造。 那些年我们都是很拼的,师院附中刚把省一级重点学校拿下了,记得省里专家来听五节课,全校动员,我一个人在高一上了一节,在高二上了一节。 有青春就有诗 “你们毕业前,每人写一段诗来抒发一下” 这些高师预科班的学生,当年确实是需要帮助,需要影响他们的人。一部分保送到杭师院,计划安排他们从事小学教育,现在都挑大梁了。还有在省内外高校做老师的。20年前,他们并不知道20年后的自己是谁。 20年前,翠苑电影大世界落成后,刘德华来剪彩,他们蜂拥而去。黄龙体育中心建成后,那些年作兴摸奖,大家都去摸。有一个萧山高个子男生摸了一个大奖,洗衣机。哇,不得了,举校沸腾。没有钱的就去看热闹。 师范教育,一个刚性的目标就是把人手缺口补足,还有一个就是人格的养成,精神的完善,因为他们将来面对的是人,更弱小的人。身教重于言教,孙伟华他们就是我的示范。 杭师院附中后来迁到三墩,变成杭师大附中。初中部原址留下,就是著名的杭州市第十三中教育集团,曾下辖公益中学、丰潭中学等。原杭师院东区、西区,美院,医高专,都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城市楼宇。杭师大现在下沙一部分,仓前一部分,其中有马云的阿里巴巴电子商贸学院。 我这里说的主要是上个世纪末最后几年的事。老文教区当年真的是一块热土啊。我生活、工作在这里二十多年。傍晚可以去商学院乘凉,春天进去摘栀子花,夏天到丝绸学院或杭师院看露天电影,我们自己也放。哪里有,哪里去。小银幕,人头一片。记忆还是温热的。 还骑自行车到黄龙洞乘凉,或绕过西泠桥、岳庙,到孤山边乘凉,是常有的事,能遇到高师预科班的学生。夏日酷热,没有空调。在我们的高中寝室里,能听到隔壁大学生嬉闹声,楼体在天空紧挨着。 有一年暑假我在家翻理杂物,发现了1999届高中毕业生写的诗歌。纸页已经有些发黄,但激情依然燃烧。对学生来说,这里不是你的家,你的家在广大的社会那里。而对我们教师来说,学校是我们永远的家。记得最后我说:你们就要毕业了,今年是世纪之交,我们每个人都怀有特别的心情,这样吧,你们每个人写一段诗来抒发一下,然后拼命准备高考,我来汇总! 他们每个人都热情澎湃地交来。真是有激情就有诗,有青春就有诗。我在班上朗诵,说:这是你们写的,真的是你们写的!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 ” 我热爱生活/我说是的/我害怕生活/我说是的/对于生活/我只能说是的…… 明天,我期待着你,就像一个/三岁伢儿期待妈妈手里的一个苹果/就像一个/恋爱中的少女期待心爱的少年的吻/就像一个/孕妇期待着自己生命里发出的啼哭…… 经过了流火的七月/我的名字叫世纪/明年我一岁…… 我希望老文教区的公交车站 永远保留像杭商院这样的名字 尽管那里已经沧海桑田 有一个夏天,我在老杭大的心理系学心理咨询师课程,安静地坐在老教室里,能回忆起生命里最好的时光。每年来改高考卷,也能回忆过去。如今,老文教区,电子工学院的青砖楼,团校的青砖楼,老杭大的青砖楼群,都保存得很好的。浙大玉泉校区的老楼宇,也保存得很好。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精魂,物化了。 老杭大是很多杭大人永远的记忆了,因为名字被取消了,并入浙江大学。人是有记忆的,一座城市也是有记忆的。许多人的集体记忆,就是文化、文明的形状。 原址还在,原来的几号楼还在,而另一些学院、大学,专科学校,可是一点痕迹也没有了。 我们的城市已经把昔日的老文教区做了新的定义,我希望老文教区的公交车站,永远保留像杭商院这样的名字,尽管那里已经沧海桑田,成了浙商博物馆或又将变成别的。 如果有这些标志,我们能找到过去。如果没有,那它就会彻底消失。老杭商院,老杭师院,老杭大,像我们口头上说了这样,命名,固化,物化,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我们要让城市保留记忆。 当然,我们的城市有更大的抱负,现在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像西湖怀抱里的西湖大学,马云还没有亮相的达摩院,都是举世瞩目的。我们传统的大学教育,已经涵盖不了人类对尖端科技的渴望和追求。它们,或许会做出卓越的贡献,再次升华杭州。 如今杭州的高校,城中有,景区有,四面八方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