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多地出现40℃高温 从全国天气来看,这两天南方地区也不都是强降雨天气。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这次的大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北部、陕西南部、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部分地区累计雨量有100-180毫米,局地可达200-300毫米。7月17日至21日,主雨带东段将有所北抬,但西段仍维持在四川盆地东部和湖北一带。 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偏强,导致南方多地气温也偏高。被副热带高压牢牢控制的福建,昨天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达到了36℃,中南部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部地区达到40℃,其中闽清更是高达40.8℃。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报,未来两天,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还会有35-37℃的高温天气,福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则可达39-40℃。 明天正式进入三伏天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明天正式入伏后,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就开始了。 由于今明两天杭州雨势较大,气温会明显下降,预计最高气温只有26℃左右,入伏当天,小伙伴们可能还会觉得有点凉快。不过只要雨一停,气温马上就会升高。 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每年入伏的时间都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四字口诀来算,即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开始的日期,夏至后第4个“庚”日为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 农历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搭配,循环使用,无论年份还是日期,都这么算。因为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倍数,所以不同年份的庚日不会重合。今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本周四),推算下来——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为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 三伏的天数,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是中伏有可能是10天,有可能是20天。今年和去年一样,中伏是20天,所以“三伏”足足有40天。 “三伏”雨丰在古代其实是个好兆头,尤其江南一带,民间还有“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天雨多,谷里米多”“伏天雨丰,粮丰棉丰”的说法。因为通常这个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被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气团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所以“三伏”的雨尤为金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