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型建筑物常有石栏杆相衬托,那些支撑在石栏杆之间的石柱就叫望柱。
望柱分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柱身的截面,在宋代多为八角形,清代望柱的柱身,截面多为四方形。 一座桥上,几乎每一根望柱的柱身都是一样的,唯独柱头部分非常有个性。在卢沟桥的望柱上,刻着活灵活现的石狮圆雕;故宫望柱上的云凤浮雕也出自名家手笔。常见的望柱雕饰,有龙纹、风纹、狮子、猴子等动物,也有云纹、莲花、葫芦、花果等自然纹样。
苏堤上有六座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早在东坡造苏堤之时,这六座桥就已经存在了,且桥上还有亭子可供路人休憩:“置六桥,建九亭,以为游人玩赏驻足之地。” 据说,这六个唯美的桥名,全部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
这是苏堤六桥的望柱,你能猜出它究竟属于哪一座桥吗?
别着急,听慢旅君娓娓道来~ 当你以苏东坡纪念馆为起点,从南往北走,遇到的第座一桥,名叫“映波”。
映波桥旧通赤山港(赤山埠),此桥面迎平湖,四山环绕,亭台楼阁倒影悠悠,故名。 映波桥西侧,宋代宝历年间,京尹袁韶建“先贤堂”表旌本郡名流善士三十四人,孝妇五氏。祠之东北角有“旌德观”,门上有匾为“仰高”。 第二桥名曰“锁澜”,落日时分,水光荡漾,故名。
旧通“赤山麦岭路”。 桥西有“湖山堂”,咸淳年间京尹洪焘建,“四浮屠(塔)矗四围,如武士相卫”,前后种有水芙蓉、茭白和蒲苇。 两年后,增建“水阁六楹,又纵为堂四楹,以达于阁”,将阁与桥都用水榭联通,一时间成为西湖上堂宇之冠,游人趋之若鹜。
图:咸淳年间西湖图
第三桥名为“望山”,旧通“花家山港”。
花港,即花港观鱼。 桥侧就是著名的“三贤堂”,袁公请建,匾额分别为“水西”、“云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 明人张岱《西湖梦寻》中却说,宋时西湖边有两座“三贤祠”,一座在龙井寿圣院方圆庵,尊赵阅道、僧人辩才、苏东坡为三贤;一座在孤山,祀奉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为三贤,后来搬到了苏堤的“三贤祠”。 因为来游玩的人特别多,府尹在祠堂中辟了一处,出售官酿的酒,也算是相当有商业头脑。 当时有人题诗:“和靖东坡白乐天,几年秋菊荐寒泉。而今满面生尘土,却与袁樵趁酒钱。”说的是这三人当了一辈子清官隐士,到死后埋到土里,却成了袁府尹赚酒钱的幌子了。 淳祐年间,婺州有个叫胡侊的读书人,在三贤堂内开堂授课,因他号雪江,故称“雪江讲堂”,假如保留到今天,应该可以评上“中国最美私塾”吧。 第四桥名为“压隄”,与湖心亭遥遥相对,也是眺望全湖的最佳之处,故名“压隄”,仿佛是压轴的意思。
据说,此桥下水特别深,旧时行舟前往茆家步港(茅家埠),都要取道此桥。 桥下种有数亩红白莲花、莼菜菱角。夏日清晨,水面映动朝霞,船行其间,满湖白衣娘子、翠衫小青,执发牵袖,依依惜别。露水在荷叶上乱滚,沾湿了发梢衣袂,也沾染了芬芳。 压堤桥的南北两侧,原各有一座建筑。南侧为施水庵【1】,北宋权相贾似道建,庵旁筑以石台,台上有石笼灯,照亮夜行的船,为湖上夜游客的最爱。相传高宗常常乘船夜游,时候晚了,便宿在道院内。 压堤桥北侧,是水仙王庙。庙里供奉的不是水仙花,而是龙王。黄庭坚诗《水仙花》说的就是这里:“钱塘昔闻水仙庙,荆州今见水仙花。暗香靓色撩诗句,宜在孤山处士家。”
图:咸淳年间西湖图
第五桥名叫“东浦”,陈刚中湖堤感旧诗:"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大概是东风吹皱一池水的意思。
东字繁体写作“東”,也不知是抄写错误还是别的原因,有些古籍写作“束浦”。《钱塘湖山胜概记》:“自净慈而西至法因寺,路歧而二。一接苏公所筑之堤,堤亘十里,以防涧水,行者便之。上有六桥,下各通步,一曰映波,二曰锁澜,三曰望山,四曰压堤,五曰束浦,六曰跨虹。” 据作者夏时在“后序”中附“考异”所言,此非但不是笔误,而是原来就叫“束浦”,是《杭州志》抄错了:“苏堤六桥下,五曰束浦,《杭州志》写本作东浦。”有专家说,其余五桥动词+名词的格式,那么东浦桥也应该是“束”(动词)浦(名词)才对。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且待更多佐证浮现吧。 《梦梁录》记载,东浦桥以西,曾有一小矮桥,名叫小新堤,是淳祐年间赵尹京所筑,长二百五十丈,连通曲院风荷,可接至灵隐。堤废,清代在故址上筑金沙堤,遗迹在今赵公堤的位置。
苏堤最北边的一座桥,叫跨虹桥,紧挨着曲院风荷的莲塘。也许是有人在这里看雨后飞虹,又或者水面霓虹流波,因而叫跨虹。
《楹联丛话全编》记载,雍正九年,总督李敏达在跨虹桥西侧、孤山脚下建了一座花神庙,祭祀湖山之神,旁列十二月花神及四时催花使者,“无不钗飞钿舞,尽态极妍”,想必及其华丽的。
图 大概是这种感觉 来自美国人甘博的摄影集
花神庙旁有月老祠,金色楹联写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是从《琵琶记》、《西厢记》两部中取来的句子凑的楹联。 有趣的是,相传湖山正神是李敏达按照自己的形象塑的,而十二花神皆有其人,是李之姬侍。作者嘉庆元年来访,庙虽已凋敝,十二花神仍然神采奕奕,像真人一般。门上有一旧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六桥既是湖上的风景,又是望风景的地方。东望是外湖,湖中三岛、孤山、吴山,宝石流霞、雷峰夕照缠绵湖畔;西望,是岳湖、西里湖、南湖,杨公堤、西山隐隐相伴,六桥一眼十二景,漫漫长堤不自倦。 化用卞之琳半阙旧诗所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湖上看你。 ▲东浦桥的望柱
映波桥望柱,柱头是一只狻猊。据说它是狮子和龙生下的宝宝(生殖隔离?在中国神话中是不存在的),喜烟、好坐,所以经常派它去扛烟灰缸(香炉)。 锁澜桥的望柱,是一只云龙。这条龙和云气紧紧纠缠在一起,正应着“锁澜”的“锁”字。他长大嘴巴正在喷水,水下还有一只鲤鱼摇头摆尾,似在感谢天降甘霖。 望山桥的望柱,是一枚石榴。下托莲瓣,顶上分叶,寓意红红火火、子孙繁荣。 压堤桥是俯仰莲望柱,柱头是俯、仰两朵莲花。这种纹饰在须弥座上倒是挺常见的。我记得拱宸桥的望柱似乎也是这一种。东浦桥也是俯仰莲望柱,一只柱头上莲瓣有48瓣。 跨虹桥望柱,乍一看有点像云纹,再仔细看像水波纹。倒是模棱两可地给人想象余地——究竟是长虹在天,还是水面流虹?
作者:梵七七,设计师、旅行摄影师、自媒体写作者,“慢旅”创始人
喜欢慢节奏旅行,深度体验当地生活 微信公众号慢旅(manlver)
▼延伸阅读▼
苏堤六桥之谜——“东浦”疑云 西溪芦雪庵:有花如雪,非棹莫寻 “西湖牌”露水莲蓬抢手指南,有它才有暑假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