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文体新闻
 
 
马条还是那个马条 马条还住在北京五环外
2015-02-08 08:32:29杭州网

很多年后,马条在酒吧免费教年轻人弹琴,每周一次,持续了两年。他成为了自己23岁时来北京寻找的那个长头发的教吉他的男人,而他教的那些学生里,有好几个都已经真正走上了音乐之路,开始了全国各个城市的民谣巡演。

在参加《中国好歌曲》之前,马条自己也去全国不同的地方演出过几次,2008年首届西湖音乐节的全民谣阵容里就有他。但是大多数演出并没有音乐节那么风光的舞台音响和演出价格。杭州酒球会的老王说,除了李志、周云蓬和万晓利,其他民谣歌手在他那里的演出,票都卖不好,马条以前来杭州演过一次,只卖出去一百多张票。现在呢?马条说:“咳,票早就卖完了。”

这个改变,缘于马条参加了一个叫“好歌曲”的电视综艺节目。

他不是第一个参加真人秀节目的民谣歌手,在他之前有赵雷。但是马条开始还是很纠结。在音乐圈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去参加一个选秀节目到底合不合适?十年前,马条读过余华的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看得“热泪盈眶”。当《中国好歌曲》找到自己的时候,马条又回想起《兄弟》里的一些情节,李光头卖破烂还了债,靠倒卖服装成了暴发户,后来还搞起了全国选美大赛。“时代必然会造就这些人,”马条说,“选秀只是这个时代的现象而已,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没有必要去指指点点,接受它,好好活下去。”儿子的降生,让他豁然开朗。为这个小生命去做点儿事,同时他也想让自己的母亲在电视上看一眼儿子唱歌的样子。至于节目是不是选秀,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接受它,好好唱下去就是了。”

从放羊老人身上 领会新疆气质

一个人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往往身在异乡时更有感触。

当初离开克拉玛依,马条是为了到北京学习音乐,可到了北京之后,他才发现音乐在自己的家乡无处不在,音乐流淌在每一个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人的血液里。克拉玛依居住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无论婚丧嫁娶,放羊还是种地,他们都要拿起手中的冬不拉歌唱。

马条曾在新疆南部的且末县遇到一个弹冬不拉的放羊老人,老人说年轻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富人家的姑娘,可自卑的他不敢向姑娘表白,到60多岁了,老人感叹道:“年轻时我们连手都没拉过,这真是挺要命的事。”那个姑娘的名字叫塔吉汗。马条一开始对这个故事并没有在意,后来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老人的爱情有一种击打人心的力量,于是他写了一首《塔吉汗》:“可怜的我还没牵过她的手,想起了从前真让我心痛。那时候我有山一样的体魄,那时候我有波涛汹涌的豪情。我怎么好意思她家的跟前说啊,怕我的牛羊没有她家的多啊。”

马条意识到这种新疆气质就是自己音乐的根,他开始无比珍视自己的新疆口音:“口音是一种坚挺的文化”。于是,他发觉音乐的曲风不再重要,“什么民谣、节奏布鲁斯、Funk、乡土……我也搞不懂。我用我的方式表达我的观点和看法。这个我,是真的我,就行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文 王琼楠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夏荷飘香
灯光焰火艺术...
这或是浙江最...
缤纷悉尼灯光...
民族歌剧《伤...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一次都不用跑?“富阳人”刷刷手机就能知道
上下五千年现场演绎 这样的端午党课你一定
“武林新城”正在崛起 航拍当下的石桥地区
杭州明起入梅!阵雨、大雨、暴雨……这周将
两外籍醉汉看球太嗨护照丢了
“护妻狂魔”阻碍执法和老婆一起进了派出所
富阳一独居老人家中起火 老人毫发未损 而
"网红"章丘铁锅曾一锅难求 如今小作坊停
四川通报公交爆炸 嫌疑人有犯罪前科 爆炸
你遭遇过“呼死你”骚扰吗?两个“呼死你”

夏威夷火山喷发导致...

巴以冲突致千余人受...

素颜漂亮的5大女星...

这种布是用来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