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吕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天,一名女婴在上海出生,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的母亲给她取名“建国”。
她就是周建国。祖籍浙江枫桥,主任医师、教授,曾任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5年余,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诊治造诣颇深,医术精湛,在杭城享有盛誉。 受军医母亲影响 从小立志要做医生 出生在军人家庭的周建国,母亲是一名军医。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莱芜地区作战,刚刚生完孩子的周建国母亲,与勤务兵一起挑着担子,担子的一头是急救药箱,另一头是刚出生还没几天的周建国的姐姐。刚生产完的母亲不但参加了战斗,还因从战场抢救背回13名伤员而获军功章。 “受母亲影响,从五六岁懂事起,我就想当医生,而且要当军医!我从小生活在第九兵团留守处,就驻军在山东曲阜,永远记得母亲背着药箱跑来跑去的身影。”今年已经70岁的周建国,回忆起童年记忆,似乎仍能看见激情燃烧岁月的余晖。 她说:“战争年代军医是要上前线的,枪林弹雨中抢救战士,肯定很辛苦,而且很危险。但是我们那时候只是觉得向往母亲的工作,心里装的都是正能量,完全不会对工作挑肥拣瘦的。” 插队北大荒 圆了从医梦 1969年,19岁的周建国正在杭州女子中学(现杭十四中)念高中,响应国家号召,作为知识青年,插队到黑龙江富锦县新龙公社东悦大队,当了一名农民。那时候的黑龙江大片大片都是未开垦的荒地,天寒地冻,被称为北大荒。 “冰天雪地就开始种树,地面冻住了,锄头都锄不动,我们就用尖的三角锄扎出一个小洞,撒几颗黄豆。种过黄豆,第二年土地就会松一点。”桃李年华的周建国,就这样从城市女学生变成了开拓建设北大荒的农民,把青春献给了那片荒芜的土地。 1973年,公社里有一个推荐上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名额,大伙推荐了周建国。离开时,公社书记语重心长地嘱咐:“老百姓有个病啊灾的,离不开好医生,你将来做了大夫,一定要全心全意为咱老百姓看病,才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怀着知青战友们的信任和公社书记的期盼,周建国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到哈尔滨医科大学求学,从此,也连接上了自己童年的志向。 下一页:35年妇产科生涯 见证国家医疗进步 推荐阅读: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武林商圈旁要建综合体 连接地铁5号线 油价马上就变!浙江车主快去加油! 杭州70多岁老人上山挖笋走失!50余人连夜搜山 年审过期三个月浑然不知 司机冒险驾车高速趴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