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吃午饭。但与以往有点不一样的是,这次她戴上了去年街道发的黄手环去就餐。
吴阿姨说:“这个手环我以前从来没戴过。现在听说在食堂吃饭可以直接刷手环结算,就戴出来试看看。”亮出手环,“叮咚”扫一下二维码,一荤三素共八元,用餐的钱直接支付。如此一来,原本用于防走失的手环,多了支付的功能。 扫扫手环上的二维码 家属同步收到老人定位 2016年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国走失老人平均年龄为75.89岁,其中男性占比42%,女性占到58%,75岁以上老年人走失比较高;平均每天有约1370名老人走失。 “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北山街道24小时民生服务平台就接到过不少这样的紧急求助信息。 据了解,智慧手环是北山街道去年初引入并落地的“智慧养老”项目,与老年手机一同配套发放,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老年人走失。截至目前,辖区内2682位独居、空巢和高龄老人免费领了印有专属二维码的黄手环。 手环上的每个二维码其实是一个ID编号,相当于老人的身份证一样。在领取手环时,老人的登记信息会录入系统,和每个ID编号一一对应。 万一走失,路人扫一扫手环上的二维码,就能跳出老人的姓名、电话、家属联络方式等信息。与此同时,家属还会同步收到老人定位等相关信息。如果家属不能及时赶到,跳出的界面上还有“自主回家”选项,点击进入会显示公交或步行路径以及路线地图。 手环刷起来 上老年食堂吃饭还有额外餐补 一年多过去了,社工们却发现,这批手环的“存在感”着实低,基本没瞧见老人戴过,这是为何? 刘翠莲今年80岁,独自住在松木场社区,她说自己从来没戴过手环,因为不知道戴起来有什么用,而且试戴的时候感觉戴上、脱下都不方便,要费老大劲。同样家住松木场社区的吴玉英告诉记者:“平时要洗衣做饭的,沾了水怕把手环弄脏搞坏。” 两位阿姨其实说出了大多数老人的心声,并且有的老人还有其他顾虑,觉得戴上手环就相当于承认自己是老糊涂了,而且好像被贴上了“独居孤寡老人”的标签。 “可是,一旦走失发生意外,就追悔莫及。戴上手环,意味着多一分安全保障。”北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鼓励老年人戴着手环出门,街道想出来了把手环当“卡”刷的法子,拓展其功能性。 第一个可刷地点,就是老年人去得频繁的老年食堂,而且,通过手环充值还有额外的餐补优惠,充值70元享100元,充值160元享200元。需要送餐上门的老年人同样可以用手环结算,只需助老员的手机碰一下手环,就能直接扣饭钱。 手环代替饭票,只是第一步。不久之后,街道每年发给老人的纸质居家养老服务券都会变成电子货币,充进手环。以后,手环就好比是一个“电子钱包”,找家政、买水果、理头发、送干洗,直接伸出手,刷一刷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