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记者 谢珂 视频 刘斌兵 杨子健 司春华 俞磊 “我们是靠手来记忆的。”在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的作品《留住手艺》里,有这么一句名言。
这本书里讲的,都是纺织、竹编、铸铁这样的手艺活,传统工艺能传承至今,靠的是匠人几十年如一日的雕琢。从这一点上来说,美食也是如此,即便是一碗看上去很简单的拉面。 日本拉面大王中川广司就是这样一位匠人。40年间,他一直醉心于研制地道日本拉面。5年前,他将日本拉面带到了杭州。当初的少年成了大叔,面的味道却是愈发醇香。 一碗面的诞生精确到秒 40年手艺,讲究的就是精益求精 位于友好饭店西侧板桥路口的这家中川道乐面,外表并不显山露水,但它的拉面,在杭州城里却小有名气。味道正、汤底醇厚,是众多食客对这家店的最深印象。 上世纪70年代,当时年仅16岁的日本小伙中川广司,偶然间品尝到了一碗让他念念不忘的美味拉面,之后便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立志要做出最好吃的拉面。40年间,他一直在厨房里反复打磨,从原料到烹饪制作,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细节,让手中的面变得更完美。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拉面大王”,在日本拥有多家门店。 5年前,这碗“熬”了40年的拉面,被中川先生带到了杭州。除了西湖边上的这家,还有一家在西子国际大厦城市广场。 虽然年近耳顺之年,但中川广司对拉面的追求却一直没停过,他经常会来杭州的店铺,走进后厨自己做拉面,还会定期带来新品。在中川先生的做面理念中,对时间的精准把控是极为重要的,从每种食材上抓住它们各自“绽放”的最佳时间点,便是他一直以来研究的功夫。 手艺活,讲究的就是精益求精。在厨房入口的墙上,挂着一排计时器。正在做极味拉面的厨师朱才政看了一眼秒表,“日本人做面是很严谨的,这些计时器对应着做面的每一道工序时长,精确到秒。” 这种精确感体现在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面里的溏心蛋用的是日本进口的朝一鸡蛋,先要在60℃的水里冲4分钟,再在100℃水里煮5分20秒,叉烧肉要先放在高汤桶里煮80分钟,再卤制80分钟后,才能切片... 朱才政的刀工了得,一刀下去,大葱变成薄薄一片,再将葱白、葱绿分开。最后,也就是拉面的灵魂——汤底。汤勺放入熬制好的猪骨汤,一勺上来平平满满,不多也不少,轻微搅动汤碗,慢慢把汤划开,然后依次加入面、笋片、葱花、溏心蛋、叉烧、海带,一碗面便能端上桌了。 店里的厨房是半开放式的,朱才政在里面忙活,抬头就可以看到外面的客人。“我最喜欢看到客人坐在外面排队,虽然累但是很有成就感。”说这话时,他笑得很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