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也是读懂孩子的一种方式 汪军经常对前来咨询的家长强调,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的行为和家庭环境非常有关。他说许多家长带着改变孩子的目的前来,而事实上解决问题的钥匙掌握在家长自己手里。最常见的案例就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本来就很自责,导致不想做作业,结果家长简单认为这是孩子的不配合。 在联合创立壹点灵之前,心理咨询专家朱浩亮曾担任过中小学的副校长。他发现孩子和家长长期处于不同频的状态,“很多家长喜欢说,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饭都没得吃,孩子回答,没饭吃那就吃零食。”这种不同频加剧了家长和孩子沟通的不顺畅。“多数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不懂孩子的真实想法。” 造成沟通鸿沟的原因有很多。朱浩亮重点提了一个,现在多数孩子是由保姆或者家里长辈带的,父母把对孩子的绝大部分关爱都放到了学习上,一方面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关注。 “举个例子,像我们这一辈小时候,衣服裤子都是妈妈洗的,洗的时候就知道孩子哪些地方容易脏,推断出平时的一些行为,这其实就是懂孩子的一种方式。”朱浩亮说,“沟通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离沟通者越近越顺畅。现在很多家长在学习之外,对孩子的陪伴是不够的。” 亲子教育有好多实用技巧 之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关于亲子教育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像是为了让孩子做作业不要分心,文具尽量简单,远离玩具等等,让许多家长意识到,亲子教育是有技巧的。 在解决孩子做作业拖拉问题时,汪军发现,孩子作业不会,家长通常的做法是直接翻答案,跟孩子一起解答,或者掏出手机让孩子自己查,“孩子一触碰到手机,注意力就分散了。” 他的建议是,如果作业不会,让孩子第二天找老师解决,并且要求孩子回来教会家长,“教的过程就是孩子和家长沟通的过程,教完后家长给予孩子鼓励,让他获得高自尊体验,同时又能让孩子巩固知识点。” 这两年,随着手机的普及,不少孩子早早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来找汪军咨询的家长相当一部分将手机视为困扰。 关于这点,汪军分享了他和儿子的故事。曾经一段时间,他儿子也沉迷于手游。出于好奇,汪军也玩了几款热门游戏,主动邀请儿子组队,虽然最后遭到了儿子的嘲笑,但拉近了父子间的距离。 “我们对他的规定是,除了吃饭和学习,在家可以玩手机,但必须要遵守休息时间。”他说一开始儿子还不习惯,特别是吃饭,有的时候因为游戏正在进行,无法退出,这个时候他们夫妻俩并不着急催孩子,而是坐在那等,“人是有内疚感的,他觉得让父母等,饭菜都凉了不好意思,下次就注意了。” 还有一次晚上到了睡觉的点,他儿子一盘游戏没打完,汪军也没有剑拔弩张,平静地告诉他打完这盘就可以睡觉了。没想到儿子不仅遵守诺言,还发了朋友圈表扬自己:“我真佩服我自己,说不玩游戏就不玩。” 第二天汪军赶紧让妻子回复了一句:“我们一直相信你能做到。” “心理学上这叫正面强化,在这样的良好互动中孩子容易养成好的习惯。”汪军说。 推荐阅读 杭州地铁5号线、杭临城际铁路今年建成运营
华丰造纸厂要大变样 将打造成城北休闲商务花园 杭州本周阴雨天气居多 今年第1号台风上岗
该哭还是该笑?杭州某银行规定房贷可贷到80周岁
草莓上市每斤50元 味道一般般 今年草莓怎么了
抗癌进口救命药断货 库存撑不到月底 患者心急如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