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历史如何贯穿传化集团的发展,去传化集团总部——传化大厦,走一趟就都有了。 设在传化大厦一楼的传化展厅,入口最显眼的地方,放着传化的“镇企之宝”——承载传化创业记忆的自行车和七石缸,还有传化创始人徐传化被宁围乡政府评为劳动模范的大红花……每一个老物件都藏着一段历史,喻示着传化集团和其他创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营企业一样,是从创业初期跋山涉水过来的。老旧的自行车不仅承载着传化创业的记忆,也是当时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的缩影。 这也是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想对自己和所有传化员工强调的“传化精神”:“有开放的意识,敢喝‘头口水’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包容失败的胸怀。” 而传化的英文TransFar翻译得特别好,一方面Trans是“传”的意译,另一方面Far又是“化”的音译,实在高明之至,也很好地诠释了传化集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Trans Far横穿 熟悉的故事 不能忘却的创业史 Far横穿 熟悉的故事 不能忘却的创业史 1986年前后,二十四五岁的徐冠巨因病在家休养了一年。原本比较富裕的徐家在那年遭遇了一些经济挫折:徐传化工作的磷肥厂倒闭了,为徐冠巨治病又欠了一笔外债。 内外交困,在生存的压力下,徐传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通过办厂摆脱家庭的经济困境,也为徐冠巨继续治病筹集资金。那时的社会背景是,国家刚刚允许个人开办商店,个人开办企业可以说是“敢为天下先”的举动。 在朋友建议下,最终决定工艺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太多启动资金的液体皂。1986年底,传化集团的前身——徐家简陋的家庭作坊正式开工。一口自家的水缸和从生产队借来的一口大铁锅成了创业的全部设备。没有反应锅就用水缸和铁锅,没有锅炉就用几块砖头搭炉灶烧,没有搅拌机就用人力搅拌。 第一桶液体皂顺利出锅了。徐传化骑着自行车走家串户一天能卖出10到20桶,最多能赚上百元。 当时徐家父子的分工是,在家养病、当过会计的徐冠巨负责生产、记账等工作,徐传化则负责销售。 刚开始液体皂是夜里生产白天卖,做一缸卖一缸,但很快就供不应求了。到了第二年,通过和萧山600多个供销社网点达成合作,液体皂的销售额冲到了33万元。徐家在还清所有债务并支付徐冠巨的医药费后,还有盈余。按时下的眼光来看,这个创业项目经过市场验证,取得了成功。 徐家父子生产的液体皂虽然卖得不错,但很难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当时,我们自己做出来的液体皂,总是显得很稀薄,只有等从外面请来的‘星期天工程师’来,等他将一包粉末倒入配料中,液体皂才会变得黏稠。我们一直想知道,这一勺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徐冠巨说。 为了不再长期受制于人,经讨价还价后,徐传化决定花2000元买下这个“商业秘密”。然而,让人吃惊的是,这个神秘粉末竟是一勺盐。 2000元买了一勺盐,让徐冠巨和他父亲深受震动,也触动了他们重视技术和创新发展的决心。高中毕业的徐冠巨开始努力自学化学知识,为传化打造出了多款拳头产品,其中就包括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多项发明或产品奖的“901特效去油灵”,那是1990年。“901特效去油灵”的畅销为传化积累了第一桶金,并埋下了自主创新的基因。 “2000元买一勺盐”事件同时也坚定了徐传化父子引入技术人才的决心。1992年,传化开始打破家族企业的发展模式,成立杭州传化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迈出了企业社会化发展的第一步。同时引入大学生和社会人才,建立传化实验室。至此,传化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原始创业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