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七天乐”倏忽而过,来不及细细回味,便不得不踏上返城之路。当年味愈发淡薄已成共识,到底是什么依然令我们恋恋不舍?
我想答案还是在于“家”所能带来的共时性和共在感,“年味”的本质是“家味”。“家”是家人,是家庭,也是家族。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这种共时性和共在感都显得缥缈无依。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大潮浩浩荡荡,家族成员各奔前程,家庭单元不断切割,个体的存在日益原子化。大家在同一个屋檐下做同一件具有“家之仪式感”的事情,这在平日里恐怕难以实现。
春节大概是拱卫“家”概念的最后一个堡垒了。游子返乡,合家团圆,仅仅如此,便胜却人间无数。然而要让“家”的概念存续并找到依归,终归是需要些“家之仪式感”的东西。
能提供这种“家之仪式感”的活动有哪些?包括但不限于一起吃年饭,一起边吃年货边看春晚,一起放爆竹,一起扫墓祭祖。它们都能提供一种共时性和共在感,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做同一件有意义的事。它们都是一种家族成员之间的分享活动,分享物质成果,分享喜怒哀乐。而分享的背后则是两个共同的构成要素:仪式和分配。每年都会做类似的事情,这就是“仪式”,而每件事都包含对物质成果的分享,这就是一种“分配”。“年味”和“家味”正是来源于这些“仪式”和“分配”,它们将家人黏合为家庭,将家庭黏合为家族,让家族成为一个共同体。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直面这样一个现实,具有“家之仪式感”的活动,并不能持久存续。正如年饭和祭祖,只能提供短暂的共时性和共在感。正如春晚早已成为荒漠里的塑料花,无法对所有人保持吸引力,正如烟花爆竹会出于安全和环境理由而禁放。我们必须寻找更多其他具有“家之仪式感”的活动,以维系“家”的黏度和聚合力。
如今最能提供这种“家之仪式感”的新活动是什么?我想微信抢红包必居其一。当家中的男女老少同时点击手机屏幕,为那些跳动的数字而欢呼雀跃之时,笔者蓦然意识到这一产品生命力的根源何在。无论你对它褒贬如何,它确实提供了一种共时性和共在感,就像每年春节都会上演的固定“仪式”;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二次分配”特征,只不过这种二次分配过程毫不遮掩,简单直接。它改变了传统实体红包长辈给晚辈或者已婚给未婚的单向模式,而且让物质分享过程变得更为高频和持久。这就是微信抢红包风靡成为全民运动的内在逻辑。
技术改变了“年味”的形态和内涵。当指尖一次次触及屏幕,我们心底真正渴望的,只是“家”的共时性和共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