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动物园搬迁往事 承载了杭州人的美好回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2-02 07:15   

    

    昨天下午,几位游客经过杭州动物园入口的引导牌。多年来,这块引导牌几乎没怎么变过。

    杭州动物园正门顶上的字是沙孟海写的。 记者 葛亚琪 摄

    

    昨天下午,一家三口站在杭州动物园入口的引导牌下。多年来,这块引导牌几乎没怎么变过。 记者 葛亚琪 摄 王群力

    1975年的秋天,我中学毕业待业四年了,父母亲为此焦虑万分,母亲四处托人,一个朋友问,想不想去杭州动物园工作?饥不择食,只要有工作,哪里都可以。后来知道,杭州动物园将从南山路的钱王祠搬往虎跑路,新动物园准备开放,需要写写画画的人。

    那时候,赤山埠是很大的阻隔,感觉就像今天的临安那么远,那总比在家里待着好啊!于是就答应了。我去那里的时候,动物园还没有正式搬迁,在做建园最后的扫尾。我每天骑着自行车从马市街的家里出发,穿过南山路、虎跑路,骑过高高的赤山埠,去动物园上班。

    这两天,动物园的新闻很火。

    前天,“杭州日报文艺群”微信公众号也发了一篇关于“杭州动物园40多年前‘放虎归山’”的文章,其中一些动物园的往事引起了很多杭州人的共同回忆。

    昨天,我们联系到了文章作者、资深媒体人王群力,听他讲讲杭州动物园发生的有趣故事。

    准备搬迁

    新动物园占地600亩,坐西向东,背依群山,逶迤而上,树木茂盛,交通便利,后门与虎跑寺相连。

    新动物园的整体设计思想是——放虎归山,让动物在自然的丛林环境里生活。因此,整个园区根据山势,由南往北、由下往上,分布游禽类、兽类和大型动物等不同园区。所有动物,除了猛禽、狼和需要笼子关着的鸟类,尽可能实现开放式圈养,比如猴山和虎山。

    此外,还有设施科学先进的熊猫馆,以及配套的动物膳食车间等。

    现在回想起来,1975年还很少提到生态文明、人与动物和谐关系、动物的生命权等等一系列概念,当时杭州动物园尽可能适应动物本性的设计思想是非常先进的,即便现在来看,整个动物园的功能、园区分布,以及路线设计都非常合理。

    园区设计时,还将自然山林和江南园林的元素相融合。远处看,整个动物园掩映在茂密山林之中;近处看,在自然山林里,又分布着一些具有江南特色的小园林,比如蛇馆、鸟类馆、熊猫馆等等。

    新园建好后,有大量的美术设施,包括雕塑、指引牌、橱窗宣传画等活儿要做。动物园归属杭州市园林管理局,那时园管局有很强大的美术工作室,动物园大门口顶上的字是沙孟海写的,当时园管局美工组一位职工,自己动手翻模子做成了混凝土。进门有一块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引导牌,彩色玻璃颗粒做表面处理,用动物图案标明每一个区域的位置,是美工组设计师陈志祥负责做的,他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很大气,我对他佩服得很。

    我负责所有动物介绍说明牌的书写,在白漆刷过的铁皮上,拿毛笔用黑漆书写,是隶书,因为是说明牌,字体必须工整、清晰。

    跳出猴山

    应该是1975年底,动物园全部搬迁过来了。与此同时,四眼井公交车站也开通了,还设置了派出所。回想起来,这大概是西湖风景区第一次具有整体规划的拓展,第一次大规模的设施建设。

    动物园搬过来以后,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首先是猴子。一直被圈养的猴子放到猴山以后,纷纷跳出猴山,跑到四周山里的树上。似乎设计时疏忽了,没想到猴子的弹跳力有那么强。

    这可急坏了猴子的饲养员们,他们架起梯子爬到树上去抓猴子。可是猴子哪里会束手就擒?饲养员爬到近前,猴子又蹦到更远的树上。

    很多游客聚集在猴山周围看这场抓捕行动,被这惊险滑稽的场面乐坏了。那时候,门票大概是3分钱或5分钱一张,游客们哈哈大笑说:“今天5分钱值的!”

    而湖里的鸳鸯也扑腾出湖面,飞向远处的天空。还好,动物园里定时喂食,那些飞出去的鸳鸯和逃出去的猴子,后来都纷纷回来了。这样大规模的动物园搬迁,让动物进入这样的环境,管理人员确实也缺少经验,有一个逐步适应期。

    放虎归山

    动物园搬过来以后最大的一个动作是“放虎归山”,让一直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进入新动物园的虎山。

    上级领导的要求是:万无一失。在那个时代,“万无一失”意味着,任何闪失都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动物园开放时间愈久,虎山开放的压力就愈大,虎山究竟是不是安全?领导要动物园总工程师作出明确的回答。

    动物园当时的总工程师姓付,一个身材瘦削精神矍铄的知识分子,我记得他嘴里嘟哝了一句:“按照规律,老虎纵向跳跃高度是3米……”而虎山的高度有五六米,究竟要不要把老虎放出来,主意还得领导拿,领导很纠结。

    领导为此事犹豫是有原因的,动物园在钱王祠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个重大事故。饲养员在喂食以后忘记把铁笼的插销插上,一只豹子逃了出来,逃进隔壁公交公司停车场的厕所,饲养员赶去抓捕,被豹子一掌抓在脸上。我到动物园时还见到这个饲养员,脸上有明显的疤痕。

    1975年底,新园开放已经半年左右了,领导决定将老虎放出来。为了万无一失,动物园请来全副武装的解放军。

    1976年初,“放虎归山”当天,动物园全天闭园。动物园的员工全部分布在围墙边,保证绝对不能有外人进入动物园。“放虎归山”具体计划分为保卫组和饲养组,保卫组成员是解放军一个班战士,全副武装,如果有什么意外,发生危险时,就击毙老虎。饲养组负责把老虎放出来,然后用鞭炮惊吓老虎,让它蹦跳,看看老虎的跳跃极限有多高;还要放狗和鸡,让老虎捕捉,看看老虎的野性表现。我跟着办公室主任,负责在虎山担任联络员。

    经过周密准备,下午两点多,解放军沿着虎山的参观栏杆排开,步枪全部搁在栏杆上。虎山南侧的亭子上,还架设着一挺机关枪。

    准备好了,解放军一个“四只口袋”的军官发出各就各位的口令,一个班十几位战士把枪对着虎山,子弹上膛。

    解放军刚刚就位,忽然听到“砰”的一声枪响!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万籁俱寂,空气一时凝固了。

    大概是太紧张,一位战士枪走火了。我当时就站在亭子边上,看得真切,那个战士自己也惊呆了。军官立刻走向前问:“怎么回事?”战士目瞪口呆,不知所云。军官拿起他的枪,拉开枪栓检查了一下,命令道:“你退后!”战士退出。

    老虎终于放出来了。它慢吞吞地,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从笼子里慢慢地踱步而出。老虎走入虎山,丝毫没有被“解放”的兴奋和活跃。人们迫不及待地点燃鞭炮丢入虎山,第一次听到这么大动静的老虎吓得跳了起来。但是据我观察,老虎怎么跳,也只有不到两米的高度。鞭炮一停,老虎立刻又很淡定。

    下一步就是看看它会不会因为遇到活物而兴奋。老虎动作缓慢,关键是它根本就没有见过活的狗,似乎被吓住,停了下来。而那只狗,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当与老虎面对面时,吓得瑟瑟发抖,步步后退,跌入了虎山周边的水沟里,狼狈不堪。

    就这样,“放虎归山”行动圆满结束,除了枪走火,什么情况也没有发生。老虎在遇见鸡和狗时,表现出驯养的老虎某种能力的严重退化。如果在今天,这次行动不知道会有多少媒体进行报道,而那时候信息闭塞,绝对不可能传播出去,可以说,杭州人基本上都不知道这一次的“放虎归山”行动。

    春天的动物园

    1976年春天,动物园里生机勃勃,各种植物长出新绿,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丰盛的春意。

    在那里工作半年,结识了很多新同事,左撇子吕金木是那批新招的员工之一,在动物园管保卫。他一直生活在西湖边,熟悉风景区的生活,经常教我一些有趣的事,比如抓田鸡。晚上值班,吕金木自己做了一个叉子,带着我,拿着手电筒去抓田鸡。蛇馆游禽湖一带田鸡特别多,一抓一个准,然后到办公室烧了吃。

    春天大雨倾盆,山上的各路雨水都沿着山路游步道往下流淌。下了几天大雨,有一天早晨,我们值班时发现,整个动物园靠近虎跑路的东面围墙全部被山洪冲垮,那些大型游禽,鹭鸶啊什么的,都游到虎跑路上了。虎跑路也积水30厘米。

    不过,春天也是美好的。春天是动物发情的季节,而有些动物发情,游人无论如何看不见。比如丹顶鹤,它发情求偶的习惯是清晨五六点钟,它长腿点地,弹跳力很好,翅膀轻扇,翩翩起舞!

    1976年12月,我被街道办事处分配到杭州羊毛衫厂工作,自此离开了杭州动物园。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钟一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