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 雷峰塔的意外倒塌
1924年9月25日午后,上海著名金石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朱孔阳在湖滨码头雇了条船,前去探望湖西的友人。船到湖心,眼尖的船夫发现了雷峰塔的异样:成群的鸟儿自塔中飞出,绕塔盘旋,几秒后,塔顶开始冒出灰烟,高达数尺,顷刻间塔身的上半部分如被劈成两半,向两侧外翻,外翻了大约一秒,两半又随即合拢,从塔顶部分向塔心陷塌。一时间黄雾迷天,殷雷震地。时人言“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当时的情形,就好像老衲直直跌坐在了地上。
清蓝深《雷峰夕照》图轴浙江省博物馆藏
雷峰塔倒塌的消息,一时间登上热搜榜首。文人们纷纷作文写诗,激起一波舆论的热烈讨论,如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旧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文章中认为,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塔砖能保平安,逢凶化吉,都偷偷来挖。鲁迅先生不知道挖砖的背后还有一个更诱人的因素,民间传说吴越王钱俶建塔时,用了不少“藏金砖”,砖里藏有金子,那还了得?经过“淘金客”的长期盗挖,雷峰塔塔基底层到处都是砖块被掘走后的孔洞。徐志摩在塔倒塌的六年前,1918年9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路上我们逛了雷峰塔,我从不曾去过,这塔的形与色与地位,真有说不出的神秘的庄严与美。塔里面四大根砖柱已被拆成倒置圆锥体形,看着危险极了。”塔身几经劫火,本就年久失修,偷砖又使塔基松动,雷峰塔的轰然委地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 塔砖中的神秘发现
五代吴越雷峰塔带孔藏经砖 浙江省博物馆藏
雷峰塔倒塌后,“亿砖层累作峨峨黄垄”,杭州城万人空巷,民众蜂拥而至,争相抢掠,破坏至多。砖头砸碎后不见金子,倒有一小卷经书。仔细查看,一部分塔砖的短边侧面有孔,内藏有《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用绵纸或竹纸精印,全卷由四节纸黏连而成,卷成拇指大小,用黄绢包裹,腰束以蓝锦带,眉端属“宝箧印经”,开首有一竹条,卷轴也是竹制,粗如小椒粒,长两寸许,两端涂丹。经卷长约六寸,置于塔砖的经洞内,外端以黄泥或木塞封口,人们习惯称之为雷峰塔藏经。据记载,此经积聚一切如来全身舍利功德之陀罗尼,凡书写、读诵或纳入塔中礼拜,能免除一切灾难,寿命增长,得无量福德。 一个并不美丽的误会
吴昌硕旧藏五代吴越雷锋塔经卷 浙江省博物馆藏
来自1000年前的印刷品
叶恭绰旧藏五代吴越乙亥岁刻本《宝箧印陀罗尼经》雷峰塔图(引首)
浙江省博物馆藏 顾名思义,这些特制的空心砖是“藏经砖”,但因为“金”和“经”在杭州方言中的发音均为tɕin,阴平,百姓口中传着传着,“藏经砖”就成了“藏金砖”。其实,这些经卷比黄金还要贵重,收藏界素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这些五代吴越的经书是中国早期雕版印刷术的见证。随着真相大白,八万四千经卷难逃一劫,砖头砸碎,佛经受损,经卷被焚毁后的灰烬堆成了一座小山。好在那日孙传芳的军队进驻杭州,将雷峰塔迅速包围,封锁现场,驱赶争抢宝物的民众。即便如此,大量藏经砖也被提前离开的民众带回了家中。晚清名士、末代皇后婉容的老师陈曾寿在塔倒时买通了现场的警察,才得以进入现场清理收集了剩余的经卷,补缀残缺之处,对于雷峰塔藏经的保存和保护功莫大焉。 后来吴湖帆花费500大洋从陈曾寿手中购下一篇珍贵罕见的五代吴越刻本雷峰塔藏经,几经辗转,它在2016年朵云轩的春拍中以2875万元成交,从这个角度看,“藏经砖”的确是“藏金砖”。目前流传于世的雷峰塔藏经已为数不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国内收藏近三十卷,浙江省博物馆藏有三卷,其中以叶恭绰之旧藏保存最佳。引首有黄起凤绘设色雷峰塔图。
叶恭绰旧藏五代吴越乙亥岁刻本《宝箧印陀罗尼经》礼佛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卷首前刊刻题记“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塔砖永充供养乙亥(975)八月日纪”,次为扉画“礼佛图”,图右方佛三尊,稍左有一女膜拜,再左偏下,两人相对立,一略高者顶有佛光,疑为佛之侍从,稍矮者亦为女子,双手合十。极左端为阶砌廊屋,图最上有璎珞帷帐,中央悬一宝灯,天花四散。图最下有山石流水。之后为经文,雕版刀法成熟,风格精致。 结语 若是时人学好普通话,分清前后鼻音,也许就能避免雷峰塔倒塌的遗憾。但将雷峰塔倒塌完全归罪于杭州方言,似乎过于片面。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谈到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问:“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他分析道:“就是因为去捡砖的人多啊,今天你拿一块,明天他拿一块,最后塔就轰然倒掉了。倒下来是顷刻之间的事,但过程是渐进的。”“有的事,总觉得不是燃眉之急的事,但恰恰是危亡之渐啊!”“金”与“经”的讹误只是滥觞,它激发了人性的贪婪欲望。捡砖的人多了,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致使千年雷峰塔倒塌。 相关阅读: 雷峰塔倒塌90年 习近平曾以此告诫“危亡之渐” 今日,修葺一新的雷峰塔伫立在西湖南岸,在夕照山的余晖中,妆点湖山胜迹,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得以再现。白蛇传的缠绵爱情、吴越时代的佛国乐土、地宫阿育王塔里的珍贵舍利……雷峰塔承载了太多的越地传奇,早已与西湖一同成为杭州人心中的精神与文化象征。也许你不觉得讲好普通话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但在100年前,普通话若能得到推广流布,也许能拯救雷峰塔于危坍。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念一,授权转载自浙江省博物馆微信号,致谢! ▼延伸阅读▼ 西湖故事:一九二四年,雷峰塔倒掉的前后 西子湖畔,每座塔下都凝结着岁月悠长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