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是白娘娘的古墓 划船的手指着蔓草深处客人,你知道西湖上的佳话?白娘娘是个多情的妖魔她为了多情,反而受苦—— 爱了个没出息的许仙,她的情夫他听信一个和尚,一时的糊涂拿一个钵盂,把她妻子的原形罩住到今朝已有千把年的光景可怜她被镇压在雷峰塔底—— 这座残败的古塔,凄凉地庄严地,永远在南屏的晚钟声里!1923年,徐志摩曾游览西湖,之后写下这一首题为《雷峰塔》的现代诗,同年10月发表于《文学旬刊》第十四号。那时,雷峰塔虽已残败,却也立于西子湖畔,成全着“雷峰夕照”的美名。 1924年2月20日,《申报》上作者署名为婆婆生的小说《人间地狱》连载到第60回,文中写道: ……宛亭又临时叫了两个土娼,一个老三,一个老五,奉陪众人到了白云庵月下老人祠去求签……忽然院中崩的一声,老三老五吓了一跳……姚啸秋回过头来往窗外一看,原来是落下两块砖头,管祠的老太婆笑了道:诸位先生不必惊慌,这是雷峰塔上吹下来的砖头,头半年还吹下几个碑石…… 小说家言,固然是不必较真的,但当时雷峰塔残破不堪摇摇欲倒确是不争的事实,落下砖头的事,也未必就是虚构。小说这一回的发表,仿佛就是某种先兆。1924年的9月25日,雷峰塔倒掉了,再也无法“永远在南屏的晚钟声里”。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记述:“我在杭州读书时,一个星期六下午在白堤上,忽听得一声响亮,静慈寺那边黄埃冲天,我亲眼看见雷峰塔坍倒。”亲见雷峰塔倒掉,胡氏大概不会信口雌黄,但时间却所记有误,1924年的9月25日是星期四,而非星期六。 塔倒之后,各大报纸纷纷报道。国民党中央党报《民国日报》9月28日就有记述,因当时正值军阀孙传芳占领杭州,文中借题发挥,对其大加挞伐: 西湖雷峰塔,建自宋時,為小康王之妃所造,歷數百年,哪知竟於本月二十五日下午五時倒塌。是日,孫傳芳適到杭,今日杭州男女老幼,都聲說這是杭州大亂之兆,群起指責孫傳芳,說孫是擾亂杭州的精怪。 对雷峰塔倒事件保持高度关注的是《申报》。9月25日之后,有数篇文章涉及此事,其中1924年10月1日一篇所记似为亲历者所撰: 歲甲子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二時、(陽曆九月二十五日)、適值孔子誕期各官廳例應放假、予得偷閑一日、散步白公堤、望見雷峯塔腳旁、有黃烟微起、予始驚疑、以爲係人燒灰屑於此有頃烟忽變幻、騰空蔽日、砰然一聲、塔竟倒坍、不覺愕然者久之。 据上文中所记,塔倒之后,人们发现塔砖之中有孔,孔中藏有经卷,待当地政府派警管制倒塌之残塔前,已经有许多人抢得了砖中的经卷,而流入市场。价格越炒越高,“人有搶得之者于以二金、尚不肯售”。 雷峰塔藏经砖除经卷之外,还有其他宝物。对此,10月2日的《申报》中也有详细记载,绍兴人张某在塔之东南边捡到一件铜像,像长两寸,左手持葫芦,右手托钵,当即有人出重金购买;清波门外某店伙计挖出石牛一件,另有人挖出石兔一件。当时盛传吴越国造塔之时,用灵碧石雕刻了十二生肖像,放置在塔的第五层,于是当时很多人求购尚未发见的其他十件雕像。 雷峰塔历来就是文人借以抒怀的佳处,塔倒之后,报刊中雷峰塔题材的文章又大量出现。1924年11月17日,鲁迅在《语丝》周刊上发表了《论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成为脍炙人口的一篇杂文。对雷峰塔倒,鲁迅先生颇有大快人心之感。但对于多数文人来说,还是以塔倒为一桩憾事的。 《民国日报》1924年10月3日,发表有作者署名为李鸿梁的一首诗歌《吊雷峰塔》: 有多少软歌细语 飞向你底耳里 有多少狂舞豪举 飞向你底眼底 …… 唉,你今去了 你纵不愿为名湖点缀 但你不想到你同伴保俶塔的孤单? …… 唉,白蛇! 他因为你底自由 他牺牲了一切 你不要趁一己底私欲 再演那水满金山的故事! 对于当时的商家来说,雷峰塔倒的新闻事件竟也成为他们炒作牟利的途径。《申报》1924年11月26日载《上海银行旅行部陈列雷峰塔经卷》: 雷峰塔倾坍后,发现古物不少,兹有人觅得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业经考古家鉴别,据云系吴越国王钱俶所藏,确为千载前之古物,堪称希世珍品,兹闻有某以两千元购得,陈列于本埠四川路上海银行旅行部橱窗内,以供好古者之赏鉴云。 雷峰塔经卷《申报》1924年12月23日刊登一则广告《冠生园赠雷峰塔古迹》,凡购货满一元者,赠送雷峰塔藏经一卷,并赠送雷峰塔未倒前照片一张。 雷峰塔倒后,砖和经一时成为收藏界和古董商人追逐的目标,此外也有不少人伪刻经卷牟利。冠生园所赠之经卷,显然为复制品。 摄影:@陆_ckd世界遗产保护青年志愿者组织——西湖文化特使,携手为西湖,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夏攀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宣教研究部副主任, 研究领域为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西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