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有海吗?”外地人来海宁,顾名思义会问起。 而作为海宁人,一般都会说“海宁没有海,只有钱塘江”就止住话题了。其实,海宁在古代的的确确是临海的,而且一直与大海抗争了几百年甚至千年。 钱塘江在历史上先后有三个入海的海门,由南往北分别是南大门、中小门、北大门。
《钱塘江沿岸图》(局部)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乾隆四十年至嘉庆十四年(1775-1809) 赭山、龛山(坎山,即航坞山)两山间为南大门,约阔三十余里;禅机、河庄两山间为中小门,约阔八里;河庄山北、盐官城海塘之南,称北大门,约阔三十里。
当时海宁与萧山以南大门为界,旧时那是海与江的分界线,故海宁是临海之县。所以盐官西南四十五里现萧山南阳街道一带的小山均当时为海宁的西南诸山,包括赭山(红山)、禅机山(船底山、狮子山)、文堂山、葛岙山(乌龟山)、盘山、岩门山(岩峰山、青龙山)、河庄山(白虎山)、胡家山(越山、黄山、美女山)、雷山、蜀山。 明末清初以前,江道基本走南大门,潮水直冲杭州,最佳观潮地是杭州,海宁如要看潮则要去赭山。有诗云“潮头初出海门山,千里平沙转面间”。钱塘江毕竟不是内河,尤其一日两次的潮汐携带大量的泥沙,从杭州湾到海门江面缩狭,泥沙沉淀,南大门渐渐淤涨。
清《浙江全图》(局部,上东下西)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钱塘江在海门的第一次改道,是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四月十五日,钱塘江海潮自东入中小门。当年赭山镇东西两边土地都没入水中,只剩街中心孤守江心。当时人心惶惶,举家搬迁。赭山街市一落千丈,店铺十去八九。赭山,重新成为钱塘江江中的孤岛。
清《浙江全图》(局部,上东下西) 清雍正年间,原钱塘江的主道南大门渐渐淤积成平陆,而赭山街市开始和南岸接壤。从此,赭山,与海宁隔江相望。钱塘江水道由中小门出入,但中小门江面窄狭,潮过沙淤。潮水主流虽然出入中小门,但北大门——白虎山北与海宁塘之间开始漫流,而且流道逐年变大,北岸仅有一线塘堤,最易溃溢,严重影响北岸的安危。
清《浙江全图》(局部,上东下西)
为了疏通中小门,清朝的雍正皇帝曾经颁布五道圣旨,阻止钱塘江江道北移。第一道圣旨:命浚赭山海口。当时历时月余采用“冲刷法”疏浚中小门海口堆积的淤沙,但仅仅通畅十余年,旧症复发。钱塘江在海门第二次改道,是在乾隆四十二年(1703年),钱塘江江流全趋北大门,中小门完全淤塞成陆。自此,钱塘江主道在海门固定,时至今日。 钱塘江每一次改道,对沿岸居民常常是灭顶之灾。据历史记载,仅南大门为海潮流道的500余年间,被海潮冲毁堤塘多达百余次,吞噬生命16万人。萧山国际机场就位于坎山与赭山之间,跑道又平又直。南来北往的旅客大概很少知道,萧山国际机场所在的这块土地,几百年之前实际上是钱塘江的入海大海门(南大门)。
萧山国际机场规划图
十八世纪初,江出北大门后,原海宁县的南部沙地,被洪潮冲刷,切为南北两块,南块已与海宁分开,“隔江而治,纳课诉讼均不便”。清幕僚萧山人汪辉祖向清廷上奏,获清廷批准。从此西起西兴,东至三江闸,北界一般在沿赭山、河庄山、蜀山一线的钱塘江南岸,南界则在北海塘,这一广袤的沙地区,统称南沙(差不多现在大半个海宁),这片土地从海宁划给萧山,于是“萧山地域增阔矣”。 现代海宁为什么不沿海了? 20世纪 60年代围垦前图
钱塘江杭州湾两岸在建国后60年代开始到新世纪,经历年筑堤圈围、开发建设的杭州湾畔的新土地。萧山自1966年开展大规模围垦以来,共围滩涂50多万亩,约占萧山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另外,北岸的杭州下沙(海宁盐仓)围垦,海宁尖山围垦,南岸的上虞,余姚围垦,统称为杭州湾大围垦。围垦带来了杭州湾江海分界线的模糊不清。 民国时期有学者主张,以钱江一桥为江海分界。建国围垦后有主张以下沙大桥,或海宁尖山和曹娥江收闸断面为界。后来又提出以海盐澉浦,余姚西四连线为界。甚至有人主张以平湖金丝娘桥与慈溪庵东连线为界。现在地理学界统一为海盐县澉浦长山东南嘴至余姚市和慈溪县边境的西三闸连线,以东为东海杭州湾,以西为钱塘江。因此在海宁全境流经的均为钱塘江,海宁也就不靠海了。
盐官古城历史上遭受过多次劫难,其中有大半为海侵。有《筑城谣》云:“隋有盐官城,汉无盐官城。唐有盐官城,宋无盐官城”。而盐官县的县城也几经迁徙,已不单单是现在盐官景区所在地之概念。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置盐官县。县治在大康里(今硖石赞山)。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置海宁郡,寓“海洪宁静”之意,辖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现海宁、海盐、平湖一带),郡治设在盐官县,“海宁”一名始见于此,是因其地处滨海,寓祈求海港安宁之义。 《大清帝国全图.浙江图》(局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 清光绪31年(1905)刊本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重建盐官县城于于盐官县境北原由拳县城故地(即今海宁市区由拳路,东山大桥附近)。唐武德七年(624年)盐官并入钱塘县(今杭州),唐贞观四年(630年)复置盐官县,治所在崇儒坊西三思桥北(今盐官景区)。
需要注意的是:唐永徵六年(655年)前盐官县治驻地因史书记载互有矛盾,学界存在争论,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唐永徵六年(655年)为治理南境钱塘江海患,县治南迁至今杭州市萧山区赭山西陈桥今萧山机场附近,盐官县故城遂以“双山夹水”改名峡(硖)石。后钱塘江江流改道北移,县治又迁文堂山(今萧山美女坝附近)。 清康熙41年(1702)年《运河图》(局部,上西下东) 唐会昌三年(843年)置建宁镇(在今盐官镇南,元时沦入海中),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建宁镇更名为盐官镇。南宋时,盐官城南离海四十里,嘉定年间(1028年-1224年),海失故道,潮汐奔冲向北,而城南之地尽沦入海,距海仅里许。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盐官州,元至大年间(1308年-1311年),筑盐官州城。
泰定元年(1324年)海水大溢,冲毁捍海塘,盐官城址无存。泰定四年(1327年)水势始平,天历二年(1329年)改名“海宁”。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在旧城北五里,重建海宁城(即今盐官观潮景区)。 曾经归属海宁(现萧山南阳街道)的赭山镇老街,镇上还有海宁的遗民徐氏家族,徐氏祖上以刨旱烟开烟店起家,开过南货店,当铺,重视读书经商。 “徐源盛”是鼎盛时期的店堂名,为其先祖所建,至民国时期家道中落,新中国成立前全族不过十数人口,但徐家的大宅子,却成了赭山老街的标志性建筑。徐源盛建筑风格迥异于萧山南乡“四水归堂”式大宅院,具有海宁一带民居特色。
本文由百度海宁城吧/Youth in HN/潮人语联合创作,杭州网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