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潘卓盈 摄影 陈中秋 王安忆来浙大上文学课了!这堂大师级文学课堂的消息瞬间在杭城传开。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在网上开放报名通道后,500张票,4分钟不到就被秒光。
《长恨歌》《遍地枭雄》《米尼》《启蒙时代》《天香》《匿名》……40多年的写作生涯,几乎本本都是经典。拥有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的头衔,王安忆在当代文学界有着不一般的地位。同时,她还是不少经典影视剧的编剧,比如《长恨歌》《风月》等。上个月初,许鞍华导演的电影《第一炉香》宣布正式杀青,影片根据张爱玲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编剧正是王安忆。 昨天(9月9日)晚上,“小说的构成:王安忆的浙大文学课”启动第一讲。近千名学生在门口排起长龙,只求能见到自己的文学偶像,哪怕蹲着听也好。 上海作家王安忆: 祖上都是杭州人 很多人对王安忆的印象,都停留在《长恨歌》里那条悠长的上海滩老弄堂。作为海派作家的代表,我们早已习惯称她为“上海作家”。这次来杭州开讲文学课,王安忆却说,“我的祖上都是杭州人,我和杭州、浙江有着最深厚的关系”。 王安忆出生在一个写作世家,母亲茹志鹃当年因创作小说《百合花》风靡全国。而《百合花》正是以故乡杭州天目山为背景,主角写的是一位在天目山上拖毛竹的小伙子。 “我母亲是杭州人,虽然她出生在上海,但履历上填的籍贯永远是杭州。”王安忆说,“在我母亲心里面,她始终觉得自己是杭州人。我曾经到杭州来寻根,寻找我母亲的祖屋。我母亲家族是绍兴柯桥人,从绍兴来杭州创业。曾外祖父非常勤劳,来到杭州做起了丝茧买卖,创办了‘茹生记’,积攒下一份不小的家业。但是到了我外祖父手上,很快全部败光。我母亲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就这样,还没出生便随着落魄的家族到上海定居谋生。” 王安忆母亲在杭州的老家,还真的被她找到了。在当时的普安街旧宅,那间老式民国宅院还在,只是百年来几易其主,住进了25户人家。 推荐阅读 杭州研究出台实施意见 让教师地位更高待遇更好
今年中秋杭州天晴云少 适合赏月 两个台风胚胎形成
“时代楷模”陈立群:花甲进苗乡 烛照学子路
柬埔寨飞杭州航班上 有名男乘客两次企图冲进驾驶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