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人在良渚东明山放了10台红外相机 都市快报 “这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拍到‘貉’,我们特别激动!”昨天,小沈电话里兴奋地告诉我。 小沈,27岁,出生长大都在杭州,大学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后来又去美国康奈尔大学攻下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成回国,现任职于杭州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和所学没什么关系,但研究野生环境一直是她的兴趣,尤其喜爱观鸟。业余时间,她加入了一个叫“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的民间组织。上个月,他们在良渚东明山上,安置了10台红外相机。前几天去回收相机,意外地发现了“貉”。 根据相机上的数据,拍到的时间是10月29日晚上11点多,位置在东明山南山腰,海拔大约30米。 视频上它出现了不到一分钟,低着头,这边闻闻,那边嗅嗅,应该是在寻找食物。从体形看,是一只成年貉,肚子圆滚滚,估计这一带食物充足。 “它会在秋天找寻大量食物,一直吃到体重比原来重一半才肯罢休,然后进入冬眠。”小沈说,貉其实可以和人近距离共存,在南京和上海的市区公园都出现过,杭州境内肯定有,不过以前都是目击,这是第一次留下影像资料。 这个民间组织今年6月组建,由10个爱好自然的八零九零后年轻人组成,有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浙江野鸟会秘书长、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调查员、鸟类和灵长类动物研究人员、自然摄影师……大家平日各忙工作,周末聚在一起搞喜欢的生态科考。 6月的一天,机构承接的余杭某个项目接近尾声,10个人在饭店聚餐,队员赵超提议,既然大家都各怀专业特长,是不是成立一个民间生态保护组织,一起做些事情?众人纷纷赞同,都觉得很有意义。 组织成立后,先买了第一批设备:20台用来抓拍野生动物的红外相机,还有无人机、老鼠笼等。资金来自众筹,每人出了2000元,后来一家公司听说后十分赞赏,资助了10万元。 他们接到的第二个项目,是受良渚街道委托,调查东明山的生物特别是野生动物。 10月18日是个星期天,小沈和两名男队员一起,花了几乎一整天,吭哧吭哧爬上东明山,安放红外相机。小沈说,选择安放点,蛮有专业难度的。 “像空旷的竹林就不太适合,很可能拍不到,所以要选择林间的空地、茂密的灌丛,发现兽道更好——这些都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红外相机有GPS定位,和手机软件相连,不用担心找不到。每个相机有8颗电池,平时都是待机状态,一旦有动物闯进视野,动物体温触发红外线,相机开始工作,拍下视频。一台相机电池可以用两三个月,每个月小沈他们都会上山看看。 11月8日一早,小沈和男队员陈奕宁一起上山,采集相机拍到的画面。 “我当时看到一个毛茸茸的动物,一下子叫起来,哇,这个很像貉啊!陈奕宁对脊椎动物比较了解,当场就判断,这就是貉。” 陈奕宁,英国埃克赛特大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硕士、浙江自然博物馆科教人员、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调查员。 小沈说,回去后,两人通过图鉴,再次确定了他们的判断。 这一次除了拍到貉,还发现了猪獾、华南兔、鼬獾等野生保护动物。 “生物多样性也证明了东明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要知道,20年前这里还是一座矿山,经过这些年的复耕还林,才有现在的成果。” “其实我们拍到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物种存在着,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发现。我们成立这个组织,就是想采取科学的方式,更好地保护这些小动物,保护家乡的生态,对它们尊重和保护,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和保护。”小沈说。 在对东明山做物种多样性调查之前,他们先在黄湖镇青山村安装红外相机,拍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嘴剑鸻、凤头鹰、普通鵟等,还有省级保护动物黑领噪鹛、黄腹鼬、猪獾等等。 鼬獾
小黄麂
黑领噪鹛
黄腹鼬
黄麂夜间闪亮的眼睛
一丘之貉 貉(音同合),犬科,长得像浣熊也像狗,体形在二者之间,在平原、丘陵、山地、草原、河川、溪流栖息,白天窝在洞里,晚上出来觅食。性情温驯,胆小怕人,一般没攻击性,叫声低沉,善攀爬游泳,食性杂,捕食小鸟、鱼、蛙、蛇、虾、蟹、昆虫等小动物,也吃浆果、真菌、根茎等植物。 2019年7月3日,红外相机在浙江安吉抓拍到一对母子野生貉。 成语,意为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样低劣,并无差异。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杨恽传》,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汉朝名人杨恽,果敢正直,当他听说匈奴首领单于被杀后感慨: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君王都喜欢弃忠臣不用,偏信小人谗言,他们就像同一个山丘里的貉,没有什么差别。后来这句话被人报告给汉宣帝,龙颜震怒,革了杨恽的官职。 成语“一丘之貉”,往往用来形容反面事物,含有不屑和讥诮口吻。例句:一丘之貉,哪有一个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