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医务工作者不仅是疫情防控中的主力军,也同样奋战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2019年,杭州共向湖北恩施州、贵州黔东南州等对口帮扶地区派驻任职一个月以上的医务人员433人次;全市67家医疗卫生单位与对口帮扶地区104家医疗卫生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组团式”医疗帮扶不断推进,有效破解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难题。 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黔东南州,有一位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的“仁心大夫”——杭州萧山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全仁夫。从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全仁夫先后16次前往杭州对口帮扶的黔东南州和恩施州,行程4万多公里。 在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全仁夫亲自开展了11台高难度骨伤科手术,其中多项手术开创了恩施州之先河;在凯里市,全仁夫主刀的“腰4椎体滑移前路减压融合(OLIF)+后路内固定手术”,成为贵州省首例。 除了身体力行地治病救人,全仁夫还特别注重教好帮扶地区的医生,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此外,他还收了个“贵州徒弟”——凯里市中医医院外二科主任杨通柒。连续数周,全仁夫都将杨通柒带在身边,每天安排他参加手术。如今,杨通柒已成了凯里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的顶梁柱。 在黔东南和恩施州,几乎每一个贫困县都有自己的“仁心大夫”传说——杭师大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周雪华在帮扶湖北民大附属民大医院期间,成功完成了10多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促成该院耳鼻咽喉建设成为国家人工耳蜗植入基地;临安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魏居瑞为施秉县人民医院建立康复科,开科一个半月门诊诊疗400余人次,至今已为该科室培养了10名医护人才。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去年以来,杭州累计在帮扶地区完成门急诊、会诊17万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4871例、授课3581课时;培训医务人员6万多人次;接收来杭进修医务人员694人次。 带去东部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 经费紧张、设备老旧、人才匮乏……对许多贫困地区的基层医院来说,这些问题几乎已成为通病。 给患者治病,先要给医院治病。杭州派遣到帮扶地区的医生们不仅带去了技术,还带去了来自东部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在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卫生院,挂职该院副院长的西湖区翠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瑾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改革——建设慢性病管理中心,让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看好病。为此,她自己动手设计装修方案和施工图、每天往施工现场跑。2019年8月,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慢病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惠及全镇3623名慢性病患者。 在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中心卫生院,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助理蒋全龙挂职该院副院长后,迅速协助院长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包括人才梯队培养、特色科室发展、设备更新换代、医院用地储备等,计划在三年内争创二级乙等医院。此外,他还协调滨江有关单位为该院捐赠了一台价值50多万元的彩色B超机,并根据滨江区医疗机构的设计理念和接种流程对卫生院接种门诊进行了全面改造,受到当地群众广泛好评。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市卫健系统共在帮扶地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81项,新建临床专科79个,多项填补了当地受援医院乃至县、市的空白,进一步降低了患者到上级医院的就诊率。 爱心慈善项目给贫困患者带来希望 让贫困户看得起病,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杭州通过开展送医下乡、免费义诊等方式,让许多患病多年无钱医治的贫困户得以重新恢复健康,拔除了穷根。 2018年4月,恩施州新塘镇12岁贫困留守男孩小雨突发高烧、腹痛、便血,初步诊断为重度贫血。家人将他送到外省大医院治疗,花去5万多元治疗费,病还是没治好。杭州市卫健委获悉后,立即指定市一医院安排专门病房和专门团队为小雨进行免费治疗。经过专家的精心治疗,小雨最终痊愈出院。 像小雨这样的幸运儿,在恩施和黔东南还有不少。为了让更多因病致贫的患者看得起病,萧山区中医院与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及一家爱心企业合作设立了“重塑人生脊梁”、“杏林天使”等爱心慈善项目。截至去年底,已经帮助了18位恩施和黔东南的患者进行矫形手术,资金总额达到52万余元。恩施州来凤县梅子垭村的贫困儿童小琪琪就是其中一位受助者。今年8岁的她从小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凸,肩膀一高一低,背部明显畸形。萧山区中医院为其实施手术后,仅仅几个月小琪琪就完全恢复了正常。 “在凯里,我看到一个病人脊柱严重畸形,后背向外突出犹如一口大锅,但是无钱医治,30多岁的他身高只有1.1米,这让我一直难以忘怀。”全仁夫表示,成立慈善项目的初衷,就是充分利用杭州的医疗资源和技术帮助这些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患者带来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