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40分左右,王大伯儿子回来了。 王大伯两个儿子,王先生是大儿子,今年55岁。 王先生说,父亲是山东人,年轻时当过兵,党校毕业后留在杭州,退休时是石油公司总经理。父亲爱干净,脾气倔,松木场河东房子造好就住在这里,已经20多年了。“我们想过给他找保姆的,但是他脾气很倔,不同意。我想还是每天自己来看看比较放心。” 王先生一年365天,天天都来给父亲做饭,已经四五年了。 “父亲和母亲感情很好,6年前母亲去世了,父亲就开始沉默寡言,心情不好。随后慢慢就出现了现在的状况。我带他去几家医院看过,确诊是阿尔茨海默症。现在每天都在吃药的。”他说父亲主要是记忆力下降很多,会忘记但不会记错,思路还比较清晰。 “他会用手机,但是耳朵不好,一开始我们给他打电话,他都听不见。后来我担心出事,刚好女儿也毕业了,就让她过来和爷爷一起住。如果爷爷没听到电话就让她去看一下。” 王先生说,父亲有过两次出门找不到路的情况,后来给他配了个定位仪,家里每个人手机上都装了App,和定位仪连着。有时父亲出门很久没回来,就打开定位仪看他的位置。 “有一回他出门好久没回来,我看他在中山北路,往烟草公司去了,越走越远。这个地方我知道他不认识,马上打电话给我弟弟,刚好他在那边,就跑过去把父亲找回来了。” 老父亲忘事的次数越来越多,经常买同样的菜回来,儿子也跟父亲说过,但第二天父亲就不记得了。 “每天都要买鸡、笋和鱼回来,都是固定的。” 为什么只盯着这几样买?我问。 “因为有一回,我女儿说喜欢吃鸡肉,我爱人说喜欢吃鱼,他记住了,就一直买。我们还不能告诉他喜欢吃别的,不然他又要记住,又要一直买,不变样。” 不仅重复买一样的菜,还重复买水果。“昨天买了好多枇杷,今天又买了好多。”知道孙女喜欢吃香蕉,就天天买香蕉,家里根本吃不完。 这样的次数多了,儿子也就不再提醒父亲。吃不完的鸡肉和鱼,分给弟弟或送给邻居,有时会打电话叫朋友来家里拿。 对父亲总买一样的东西,儿子倒是看得很开,“每天出去逛逛也好的,买东西多了只要他高兴就好了,没什么比得上他开心身体好更要紧。” 松木场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丽红介绍,松木场社区老龄化比较严重,老年人比例达到33%,60岁以上老人有2200多人,80岁以上有600多人。 “像王大伯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了解过,他在80多岁的老人里身体算好的,家里有人照顾,自己能够自理。其他不能完全自理或者儿女老伴不在身边的,我们社区会特别关注,上门帮助。” “社区有助老员,每天会上门帮助孤寡老人,社区网格管理员对自己网格内的独居、失智、孤寡老人都会定期走访、了解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还定期进行急救培训,应对老人出现意外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