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记者 王然 冯双 王岚 见习记者 杨璐 通讯员 翁颖 潘洁敏 冯慧 沈刘东 潘层林 王晓莺 谢杭青)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
在社区防控阵地,除了一直在岗无休的社区工作者们,还有一个群体在群防群控上同样贡献着重要力量,他们就是居民志愿者,其中有不少是老年人。本该是安心颐养的年纪,面对疫情他们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主动请缨上岗,从卡门值班、测温登记、发放口罩,到快递分拣等等,他们用心看守着小区的大门,守护着你我的家园。
值七点半的早班
她六点半就到岗
清晨6点半,家住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的丁春英准时来到东山弄小区西侧曙光路上的进出口,开始测温和绿码检查工作,这已经是她作为社区志愿者连续41天值班了。
“本来是安排我值7点半到9点半的班,我一般6点半就到了。” 她说,反正自己醒得早,早点到岗,早点帮忙,也给社区工作者们减轻点负担。
丁春英今年75岁,是东山弄社区二三十年的老居民了。了解到社区防控的紧迫和压力,她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请缨,作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社区工作者们都年纪轻,上有老下有小。看他们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我真是心疼。”丁春英说,“我干点自己能干的事,希望能为防控出一分力。”
执勤中,她也碰到过有人不配合、不理解的情况,“查这么严格干么!有必要吗!”“我没有绿码,看什么看!”这时,丁春英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但是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人,每个进出人员都登记在册。
像丁春英这样的居民志愿者在灵隐街道有850余人,他们一同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自费购买消杀用品
还和母亲一起写了首抗疫歌曲
3月10日下午4点,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办来了一位65岁的大爷。“我母亲让我来医院,为你们唱一首歌,表达一下对在医护人员的赞美!”
这位大爷名叫倪惠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家住上城区南星街道白塔社区,还是一名预备党员。他拿出一张旧旧的宣纸,上面写着一首名叫《歌唱英雄 白衣天使》的歌,歌词是他96岁的母亲写的。“我母亲在新闻上看到红会医院的医生护士在武汉抗疫的报道,非常感动。于是一时兴起,就写了一首歌,同时也是对全国抗疫英雄们的鼓励,为他们加油!”
疫情期间,倪惠民还作为一名白塔人家志愿者,自发购买消毒药水到社区岗亭、楼道进行消毒,甚至有时还跑到西湖边对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他的老母亲李奶奶说:“虽然我们母子年纪都大了,但也想参与到防控中,为社会出一分力。”
据了解,南星街道每天有40多名居民志愿者参与在社区疫情防控的岗位上,一同守护街坊邻居的生命健康。
银铃互助 把3000个口罩送到独居老人手上
江干区凯旋街道景昙社区有一支为老服务志愿队,11名志愿者的平均年龄达67岁,一直在照顾着社区高龄独居老人。
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紧缺品,尤其是老人更难买到口罩。景昙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将民建江干六支部赠送的3000只爱心口罩送给有需要的老人。
“您好,我是社区志愿者。这是社区送给您的口罩,疫情还没结束,出门还是要记得戴上。”王凤锦是景昙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之一,103岁高寿的王倩云老人是她的固定服务对象。老人听力不好,王凤锦便写字告知她疫情期间少出门,如果出门要戴好口罩。“谢谢你送口罩给我,这下我出门就不用担心了。”王倩云老人感激地说。
为老服务志愿者们表示,抗击疫情期间,能为高龄独居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开心,希望他们做好防控措施,能够身体健康。
从“管道卫士”升级为“防疫卫士”
这里的管道疏通工作由他“承包”
“喂?张师傅吗?大关西五苑2幢这边污水井堵牢了,你方便过来疏通一下吗?”“好嘞,没问题,五分钟后到!”
疫情期间,家住拱墅区大关街道的张明勤经常会接到类似求助电话。于是他“管道卫士”升级为“防疫卫士”,连续一个多月坚守在社区防疫一线
“现在是特殊时期,很多管道工都在老家没回来,我能多帮一点是一点。”张明勤说,“这么多人都去支援前线,我就有这点技术,希望能出点力。”据了解,疫情暴发以来,大关街道全域的污水管道疏通工作基本落在了他的肩上,他也收获了来自居民和社工无数声“谢谢”。
“杭州一直温暖着我,现在换我帮助它!”六年来,老家在河南的张明勤早已把杭州当做“第二家乡”,用一片爱心守护着杭城。此外,每天傍晚五点,他会还准时出现在大关西五苑小区卡口,做测温登记和防控宣传,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志愿服务工作。
20年来首画人物画 文艺骨干战“疫”也铿锵
“原本计划着安心过个年,静静地画两幅画。” 71周岁的社区统战侨眷余根娣,是武林街道中北社区文艺团队骨干,老年大学放假后她给自己排好了计划。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1月下旬,她看到社区疫情防控进入白热化状态,几个卡点要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特别是早8点到晚上8点急需志愿者轮班。“社区工作人员没日没夜无休地执守实在是辛苦,当时又急缺人手,所以我就主动来社区报名,为大家的安全出一份微薄之力。”
自此,无论最初是在麒麟街小区门口,还是后来在孩儿巷街口,她都坚持跟社区工作者一起守卡点,对进入的车辆和行人认真查看通行证、杭州健康码并测温放行。
事情虽小,但做着却不易。随着疫情的发展,特别是在孩儿巷路口,因卡口内不仅有三个社区的住户,又有医院、店家、宾馆等,车辆、行人数量与日俱增。碰到个别居民和司机不理解抱怨时,她也总是平心静气地对待。
身处战“疫”一线的她,对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深有感触。因此,她还是抽空创作了一幅国画。 20年来,只画花鸟的她头一次尝试人物画,向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深情致敬!
上阵父子兵 抗击疫情齐心上一线
在滨江区西兴街道襄七房社区,有这样一对志愿者父子,第一时间奔赴工作岗位,化身为“战士”冲在社区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是老党员、老军人来庆华和儿子来学松。
今年60多岁的来庆华曾是一名军人,他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父亲挺身而出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来庆华,他立刻表示跟父亲一起做防疫志愿者,共同进退。
父子两人曾参加过G20入户排查、平安劝导、垃圾分类等各种志愿活动。这次,他们又身着红马甲,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块入户摸排、发放宣传资料、认真登记。不管刮风下雨,一直都冲在了社区防控第一线。来庆华表示,因为是党员,就要冲锋在前;因为是军人,就要坚守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