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和医生的“定心丸” “有他指导我们就不怕了” 即便是出事当天,张超还在救人。 1月9日中午11时45分,一位病人被送来,说是跟爱人在家吵架喝了农药。“我们下面的医生,急救能力有限,遇到这种事,肯定是打电话喊张老师。”兴仁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长潘静说,“当时他刚吃完午饭准备休息,听到这个消息,一手接电话指挥我,‘上氧气、建立静脉通道、解毒药用上……’一手抓起白大褂跑下来。” 因为基础抢救及时,又马上转送上级医院洗胃,病人情况稳定。 “下午我跟车回镇医院,张老师还问我,‘病人怎么样?’我说,救治及时,情况不错。他说,‘那就好,我明天回杭州过年。’我说,‘张老师再见。’” 一声再见,便是永别。 蜿蜒崎岖的山路,拖慢了村民进村的脚步,也绊住了苗寨乡亲们的就医观念。 在杭州,有个头疼脑热找医生看看,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到社区问诊都蛮常见,可在丹寨这样的贫困地区,件件难办。这些情况,张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三进丹寨,他带去的不仅是高超的医术,还有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水平的好办法,“解决了我们医院慢病患者不敢留、不敢接的问题,还把家庭医生签约真正做起来。”陈章见说。 这一点,兴仁镇中心卫生院临床科科长陈培江特别有感触。 “张老师带来的改变,首先是交班制度,在他的要求下,我们每天要进行病床旁交班,逐床查看,还跟我们一起分析病历,相当于每天一场教学查房,对我们帮助很大。他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只要他在,稍微危重一点的病人我们也敢收了,也敢留了,有他在旁边指导,我们也不怕了。” 现在,卫生院大幅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从前不敢接收的心衰、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治疗。去年全年,兴仁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病人16979人次,与去年同期增长16.06%,“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是张超的目标。”在全院一年的努力下,住院病人1652人次,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7%。 张超不仅是患者的定心丸,也是医生们的定心丸。 “以前找我看病的人不多,我能看的病也不多,多亏张医生教了不少基本功,光是急诊急救知识就培训了十多次,”在城望村做了17年村医的吴名英说。 像她这样的村医,兴仁镇有28个,如何促进村医业务水平提升? 张超想了一个办法,以临近三到五个村组成一个工作组,每个小组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村医为组长,组长牵头的“三联一体”管理模式。就拿吴名英来说,她是城望村、烧茶村和甲脚村三个村的工作组组长,三个村医有商有量,一起进行业务交流。如今,城望村800多人中,其中,560人左右已经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其中还包括120多位慢性病患者的建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