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今天下午,读者张女士爆料:我爸妈怎么也不听劝,总去听保健品课程,买保健品已经花了起码20万。新闻里说过多少次了老年人买保健品被骗的事情,也不听,偏偏要买,一箱箱买回来堆在家里。 记者联系上张女士,电话那头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气,说起父母买保健品,她吐了一肚子苦水。 “我爸妈买保健品好多年了,怎么劝都没用,两个人每个月退休工资加起来六、七千块,大概也都去买保健品了,身边一点积蓄也要都搭进去了。今天我去我妈这里,刚好被我撞到一个小伙子打电话来催她给钱,说他骨折了,急需钱,叫我妈妈还他5000元。我气死了,抢过电话,刚‘喂’了一声,他马上就挂掉了。” 张女士是杭州人,今年刚退休。她妈妈76岁,爸爸79岁,她是独生女。 她想不通,父母也都不是没有文化的人,为什么会这样相信保健品?张女士说,爸爸以前在外地做技术工作,妈妈跟去外地负责照顾他生活。从还不记事的年纪起,她就被留在了杭州,跟着外婆长大,一直到18岁成年,父母才回到她身边。 “虽然他们缺席了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但我作为子女的义务还是尽到的,尤其是最近两年,我自己的孩子也成家了,我又退休了,我有空就会去陪陪他们。” 张女士说,父母家里的阳台上,堆满了整箱整箱的保健品,抽屉里,拉开来也都是保健品。有一支支的液体,写着“海参西洋参枸杞口服液”,也有一盒盒的胶囊。两老每天饭前饭中饭后,不同时间段,都要吃,一天要吃一大把。 “我跟他们讲,你们真的要吃保健品,我给你们买,找好一点的牌子去买,他们也不要。说这个还有免费体检,免费听课、免费旅游。本来可能没什么大毛病的,他们那里体检完,好了,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了。” 最近,父母家里又多了一个产品——人参。就是前面小伙子打电话来说要“还”的5000元买来的。“我猜他们的套路估计是可以赊账,东西先拿回来,然后后面再来要钱,你说5000元一根的人参啊,外面我都能买好几根了。”张女士越说越气,“反正我就是最不孝顺的那个人了,他们一口一个爸一个妈,真的比我叫得都亲。” 去年,张女士陪爸爸去屏风街上一个大厦楼下拿保健品,她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把保健品卖给自己的父母。“真的,就像亲人见面一样,那个亲热啊,年纪很轻的小伙子,就差跪下朝你拜了。” 她还陪爸爸去沈塘桥这里一个宾馆会议室听过一次老年保健课。“一共就七八个老年人坐在底下,讲课的老师大概是看看来的人不多,说他们这叫化整为零,小班上课,然后就开始推销各种疗效的保健品。你说搞不搞笑,我都录音下来了。”张女士再次叹气,但是怎么办呢?劝不听,只剩无奈。 “我跟他们讲,这种都是骗人的,给他们看报道,两个人就开始互相说是对方要买,反正什么都瞒着我,我爸爸去年跟我交底说花了20多万了,本来已经答应了今年不买了,结果我看反而越买越厉害了,现在哪里还止这个数啊!” 家里有痴迷保健品的老人,万般无奈的子女,真的是很难心平气和。管吧,他们说:“又没花你的钱。”不管吧,看着父母的养老钱送给保健品企业,心疼不说,万一吃出毛病或者耽误病情了怎么办? 跟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样,张女士的父母身上也有不少毛病,高血压、心肺也不太好。 记者随后又联系上了张女士的妈妈。老太太脾气有点大:“你不要来跟我讲,有没有效果我很清楚的,我肯定不会受骗的。” 老太太说,自己身体不好,一身的毛病,心脏不好,肺也不好,胃镜做出来也不好,吃不好睡不好,但吃了这些,感觉却有效果。 我忍不住打断她,身体有病为什么不去医院呢? “怎么没去,吃了多少年药了,吃不好哎,那怎么办?这个保健品我吃了有效果。”原本,的确已经答应了女儿今年不再买保健品了,但因为前阵子胃不舒服,老太太又想到了保健品。 子女看望老人的时间不多,钻空子的机会就来了,销售员们没事就打来电话。 但老太太说:“我脑子很清楚的,这些小伙子像关心自己大人一样关心我,不会无缘无故的,对我那么亲热,他们就是为了我的钱,但是这个吃了确实有效果,所以我就买。”小伙子经常隔三差五会打电话来嘘寒问暖,只要她说自己近段时间身体不好,他就会提出要上门来。 “我跟老头子都不喜欢有人到家里来的,也不喜欢出去,所以没让他们来过。买了产品也都是我们自己去拿的。” 她告诉我,人参不是女儿所说的“赊账”,而是买东西换的。“他们公司有规定的,买的多了要么就送你一次旅游,要么就送你产品。我们就去过一次旅游,安徽一个温泉,没意思的,还是换产品实惠。” 没聊几句,电话那头,传来张女士爸爸的声音,“好挂掉了,不要再讲了。” 最后,记者拨通了张女士提供的今天打进她妈妈电话的小伙子的手机号码,打了5次,始终无人接听。 “我猜,他们肯定是不接陌生号码的,就负责管牢固定几个老年人,工作、生活两个号码分开的。”张女士说。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似乎是一个逃脱不了的魔咒,快报报道过多次。再次给大家提个醒,身体不舒服第一选择是去医院,而不是迷信保健品。而作为子女,尽可能多抽出时间,多陪伴、关心家里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