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9月25日,刚从省长郑栅洁手里接过沉甸甸的“浙江省标准创新重大贡献奖”奖牌,11月18日,又迎来浙化院70岁生日。 在杭州,70年的企业不多,70年的研究院就更少了。浙化院是谁?又凭什么捧回质量和标准化领域的最高奖项? 浙化院全称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新中国最早一批的科研院所。从基础化学品到高端新材料,从保护臭氧层到减少碳排放,从服务国民经济到支撑国家战略,浙化院创造了一大批科技新产品、新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 在近日举办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中,我们读懂了浙化院70年的创业史歌,每一项“黑科技”,都是为了赋能美好生活。 泡不坏宣纸和电器的“水”,你见过吗? 手机掉水里了,依然完好无损;通电的插座或灯泡放在水里,还能正常工作;薄如蝉翼的宣纸泡在水里,宣纸毫发无损,墨迹清晰如初…… 杭州天目山路387号,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的大院里,研发的全氟己酮新型清洁灭火剂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引来了中央电视台的“点赞”。 在现场,记者还做了个实验,随手在宣纸上写了几个毛笔字,扔进一缸全氟己酮液体内,工作人员还用棍子搅动几下,当从水里拿起宣纸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宣纸毫发无损,墨迹清晰如初,纸张很快就干了,晃动且有清脆声。 “全氟己酮新型清洁灭火剂只要室内浓度达10%左右即可达到灭火效果,且对室内的电器、书籍、文物毫无损伤,而一般灭火器则需二氧化碳浓度达30%以上,且消防员或室内人员有安全风险。”现场科研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全氟己酮清洁灭火剂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博物馆等特殊消防场景。“全氟己酮液体具有绝缘、易挥发、无毒等特性,不仅对人没有伤害,对图书和电器也没有影响。” 目前,在中化蓝天上虞基地已建成了2000吨的产业化装置,但市场依然受限。“这种产品在国外已有了广泛应用,但国内才刚刚开始。由于尚未完全商业化,产能上不去,价格下不来,其价格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两倍。”浙化院相关科研人员说。 一个实验室与3个三峡水电站,这笔大账要算 研发全氟己酮清洁灭火剂的研究所是特殊化学品研究所。 据介绍,浙化院拥有3个研究所和2个中心,下设12个重点实验室,包括农药创制中心、特殊化学品研究所、锂电材料重点实验室、含氟温室气体替代及控制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显然,这个新中国最早一批的科研院所,虽然今年已经70岁了,但它并没有因为老而缺少活力,反而处处走在行业前沿,随处可见“黑科技”。 而在资源化实验室,浙化院正在研究三氟甲烷排放和转化技术。三氟甲烷是一种超级温室气体,对臭氧层的伤害是二氧化碳的14800倍,国际公约是明令禁止排放的。 “三氟甲烷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高温焚烧,国家给补贴,但今年补贴结束了,就存在企业违规排放的风险。”科研人员说,“别小看我们这个小小实验室,其处理的三氟甲烷,减轻了对地球臭氧层的伤害,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 除全氟己酮清洁灭火剂、三氟甲烷转化技术等“黑科技”外,还有早已产业化的PVF特种薄膜。 据介绍,PVF薄膜具有高强度的耐候耐高低温性,并具有独特的耐污抗菌性,已广泛应用在航空器材、光伏电池上,“前不久,PVF薄膜成功签约,将应用于广州一家医院的VIP病房、诊疗室、护士台等医疗空间,这是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 浙化院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PVF薄膜研究,并在中化蓝天上虞基地成功实现PVF薄膜产业化。目前,已成为除杜邦之外的全球第二家PVF薄膜制造商,打破了我国PVF薄膜依赖进口的格局。 据浙化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魏优昌说:“后疫情时代,PVF薄膜以其出色的性能走入大众视野,并快速向可高频的消毒及擦洗、防污易洁的医用空间拓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要掌握创新“话语权” 近年来,在氟化工高歌猛进之时,浙化院又开始向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科技战略”发力。比如,在含氟锂电材料上的研究,又是浙化院众多新材料研究中的又一个成果。 浙化院介入锂电池材料领域主要是含氟材料,包括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电解质、含氟添加剂、锂电用PVDF黏结剂等。其中,开发的适合锂电电池专用的PVDF黏结剂新牌号,得到市场普遍认可,实现了进口替代。 “几经改制,浙化院目前隶属于中化集团成员企业中化蓝天。据中化集团锂电整体布局,基于深厚的技术积淀,助力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魏优昌说。 此外,浙化院还开发了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建筑外墙、钢结构涂层以及药品包装等一系列含氟新材料,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 70年来,浙化院怀抱科技报国的初心,矢志创新,勇挑重担,从基础化学品到高端新材料,从保护臭氧层到减少碳排放,从服务国民经济到支撑国家战略,创造了一大批科技新产品、新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浙化院还牵头制定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2002年至今,浙化院已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0余项,涉及制冷、消防灭火、半导体芯片、精细化工等多个行业。其中,包括16项制冷剂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效推动了我国制冷剂生产和贸易。 “时代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如今,要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仅靠使命感是不够的,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建立一套与新时代特点相契合的科研创新体系。”采访时,浙化院董事长张建君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更要掌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