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选择生存还是放弃 都要跟上年轻人的步伐 徐老板的音像店开在一排餐饮店中间,不怎么起眼。店面分上下两层,一楼卖音乐CD,二楼卖影视碟片,店内的装修陈设也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朴实简单的状态,很明显没有经过精心设计。 从下午四点到五点半,在我待在音像店里的这一个半小时里,店里只来了一位顾客,他轻车熟路地走向了二楼。张晓告诉我,这位顾客是多年的老客,不过这两年也是偶尔光顾,这一次他买走了100多块钱的影视碟片。 当我问到为什么不修饰一下店铺来吸引客人时,徐老板笑得有些意味深长:“成本太高啦,明年你都不一定看得到我的店了。” 张晓的态度倒是比徐老板的态度要积极很多,一旦有新碟到店,张晓就会在朋友圈更新状态,进货的相关事宜也都是张晓在负责。“供货商是广东那边的,每天都会给我们发一个清单,我只要在上面选就可以了。”张晓选的片子也很新潮,大多是最新上映的大片或是时下正火的电视剧。 “现在进货要方便多了,只要在微信上发几条消息,需要的碟片就从广东快递过来了。很早以前,我们都是凌晨两点多起床,跑去义乌进货的,太辛苦了。”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带走了一批音像制品的消费者,但也给音像店的经营带来了便利。 不仅如此,张晓还会上豆瓣去查电影、电视剧的评分并把它们也发在朋友圈供顾客参考。“现在的年轻人看剧之前,是不是都爱上豆瓣看看评价?”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之后,张晓继续说:“那我也要学会用啊,让我们的老客也了解了解年轻人们都爱看什么。” 除了五月天的专辑,我还花了15块钱买了一张“老古董”,2005年“超级女声”演唱会的碟片。张晓说,这张碟片在当年也要20多块钱的。 临走前,张晓喊住我问道:“你这两张碟,有地方播放吗?”我愣了愣,不知道家里那个十多年前的CD机是否还能运转。 其实,张晓和徐老板都认为碟片已经快要变成“文物”了,但他们也为碟片的未来感到惋惜。“正版碟片的音质一定要比电子专辑好得多,就算放几十年也都不会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