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自峰出 三咽不忍漱 云涛晓雾间,龙井茶的“老家”正在其中。 盘旋过几段山路进入龙井村,我们遇到了中茶博工作人员、茶文化体验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金建公。“这里东面得西湖水汽,西南面向钱塘江,每年东南季风吹来丰沛的水汽,冬日又有背后山峰阻寒,是龙井茶生长的绝佳地带了。”金建公说。因此,在山间遇上棉花似的厚云与人“擦身”而过,也并非奇事。 此处最为人提及的,当数相传曾治好乾隆母亲身疾的十八棵御树。“御树”之名便是由乾隆亲批。这里的茶每年专门采制,用以进贡皇室。如今,这十八棵茶树虽经多次换种改植,但这片“御茶园”却一直保留至今,人气不减。 距离十八棵御树不远处的山坡上,则是成片的龙井茶园。这里的茶树很明显地分成了两拨:既有圆圆一堆的形态,也有如绿化带似的成排挺拔的类型。金建公告诉我们,前者为群体种,是龙井茶树的“土著”;后者则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龙井43,其育芽能力强,发芽早,如今也颇受茶客欢迎。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龙井长叶”也是较为常见的品种,味道更为鲜爽,但上市较龙井43更晚些。 “现在龙井茶一年只采一季,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一季可采七八次,亩产在三四十斤左右。”金建公说,从过去兼营夏秋茶到如今只做春茶,一方面是为了茶树的休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夏秋茶价格又相对不高,考量成本之下,采摘一季更为划算。 西湖龙井茶最奇之处莫过于,这样一种玄妙“至味”的茶,却并不避讳于人间烟火。 西湖诸山,既不高峭,也不隐秘。自城中驱车,十几分钟就能从满觉陇一路绕山而行,串起杨梅岭、翁家山、龙井村等“狮”“虎”字号传统核心产区。另一条山顶上的步道“十里琅珰”,贯穿了“云”字号的云栖、五云山,“虎”字号的虎跑,“梅”字号的梅家坞,总有市民兴致勃勃在山间踏青问茶,兼享受一顿农家乐的饭菜。 烟火气下能生出龙井这样的清远之气,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在吴晓力看来,这得益于西湖灵气的熏染,兼及种制之法的精妙等。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里说“山中仅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但出龙井者方妙,而龙井之山,不过十数亩”。 出了西湖产区,龙井的味道,就有不同,古人对此早有定论。如今颇为多见的,还有钱塘龙井,以及越乡龙井等“泛西湖”产区的龙井茶,在形态、口感、炒制工艺等方面也自有特色。 行走此间,从名为“老龙井”的一汪清泉,到早已化为“广福院”茶室的龙井寺,再到龙井厅中两株数百年高龄的宋梅等,每一处都勾连着历史,也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积淀起西湖龙井的深厚底蕴来。 翠影碧岫 幽事复依然 回至中国茶叶博物馆,我们随吴晓力一起饮茶。木制窗格映着院子里的繁盛的夏木,别有一番韵致。 对于茶文化而言,味道是一道最重要的线索,里面藏着饮茶者的心境,也蕴藏着制茶人的匠心。 我们听到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位移居海外五十多年的老人,不下二十次回到故里杭州,只为了寻找西湖龙井茶的老味道。他多番寻觅,却又多番失望而返,只觉此愿不了,终不甘心。最终在满觉陇村的一位传统炒茶人处,他终于喝上了那口念念不忘的古早龙井茶味。从一个少不更事出外闯荡的青年,到如今儿孙满堂的耄耋老人,这盏手工炒制的龙井茶足以唤起五十年前那段久远又亲切的回忆。老人竟因此落下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