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茶园记
2022-12-05 09:38:42杭州网

我叫胡双阳,我和老伴楼桂平都是西湖区法云古村的茶农。我们种了一辈子茶,一说到茶,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茶树就像自己的伢儿,有个刮风下雨落雪,我就记挂,风会不会吹坏?虫儿有没有咬?一有空,我就往茶园跑。

我家老头儿也一样,为了做出口感上好的红茶,他每晚睡在地下室,睡在茶叶边上。

今年夏天,天天高温,有些种在地势高的茶树有点“焦”了,我们给茶树盖起了遮阳的棚儿,每天溪沟里挑水浇水,也给它们凉快凉快。

我家的茶树边上有兰花、杨梅树……植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很神奇,我泡一杯今年的新茶,你闻闻,是不是飘着淡淡的兰花香?来,我们边喝边聊。

刚来杭州,我妈妈不会采茶叶,老农民手把手教她。我跟在一旁,大人还没学会,我倒会了

西湖龙井名气很大。外面的人一听说你种的是西湖龙井,都会羡慕。但风光背后,茶农有着外人看不到的辛苦。

我爸爸是杭州人,在南京当兵时,认识了我妈。我是在南京出生的。

我七八岁光景,爸爸复员,带着我和妈妈回到杭州法云古村的老家。

我妈妈虽说是农民出身,但只会种地,没采过茶。刚来杭州,这里的老茶农手把手教她。我跟在一旁,我妈妈还没学会,我先会了。尽管我比茶树高不了多少,但三两下就上手采了。

有时大人们在采茶叶,我就在一旁帮着给茶树掘地、挑粪、施肥。因为我是家中老大,早早出来赚工分养弟弟妹妹,十六七岁就跟着生产队采茶叶了。我们那时叫“斤儿茶”,采几斤就能换几毛钱。

俗话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日是个宝,晚采三日变成草。”尤其是清明之前的茶叶采摘,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开大太阳,简直就是争分夺秒。

一芽两叶,这是采茶标准,不能带梗、老叶和荚蒂。采摘时,双手像小鸡啄米,看似很轻,但发力要稳、准。采茶时要心静、眼准、手灵、脚勤,这样采出来的茶叶才会又多又好。

几十年前,杭州的中小学校会组织学生来“学农”。说心里话,我们茶农不太欢迎这帮“小爹爹”,因为采茶是技术活,很多茶叶都被摘坏了,茶农们心疼。

我现在还保留着自己上山采茶叶的习惯。每年采茶季结束,整个人都晒黑了。但辛辛苦苦养护了一年的茶树,自己采摘才放心。除非实在忙不过来了,才请几个采茶工帮忙。

国家请了农业专家来对茶树做研究,“龙井43号”就是这样挑选出来的。茶农们眼睛雪亮,家家户户抢着种

现在的西湖龙井茶外观秀美、扁平、光直,刚摘下来的茶叶一朵朵水灵得就跟模特儿一样。但在上世纪50年代,龙井茶不是长这样的。

那时候品种都是上年份的老茶树。茶农对茶叶的外形不讲究,炒好的茶叶干瘪、扭曲,像小螃蟹的脚在爬。

后来,国家改良出了新品种:龙井43号。随着炒茶技术的提升,茶叶的外形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现在我们种的茶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老茶树,也叫“紫茶”,这种茶卖相不太好,炒好以后,茶叶颜色很深。但它的茶多酚含量高,泡出的茶水口感不错,懂行的老客户点名要买老茶树的茶叶,因为性价比高。

另一种就是“龙井43号”,这个品种种植年份不算长,但杭州很多茶农都欢喜种,它的优点是出芽早、适应性强。

上世纪60年代,我家老房子就在法云寺附近,边上就是“龙井43号”的选育基地。每天看到很多农科院的专家走进走出,大家都很好奇,一打听才晓得,是国家花大力气,请了农业专家来对茶树做研究。

“龙井43号”就是这样精挑细选出来的。茶农们的眼睛雪亮,家家户户抢着种。为啥?“龙井43号”三月中旬发芽,三月下旬就可以采了,比其他龙井老茶树要早7到10天。

不要小看这么几天,“早采三天是个宝”,“龙井43号”实实在在提高了我们的收入,改善了茶农的生活。

新手经验不足,手探到了锅底,就会烫一下,土话叫“摸田螺”。茶农的双手,都有一层厚厚的老茧

老底子生产队里,男女分工,女的负责采茶,男的负责炒茶。“炒茶”这个活比采茶更辛苦,讲究更多。

我丈夫老楼和我是一个村的。他没读几年书,小小年纪就跟着师傅学烧火、炒茶了。

炒茶的锅要专门定做,先用溪沟里的石头打磨,再用黑砖打磨,有句话叫“磨一口锅,要一斗米”,是很花力气的事。

炒茶的灶头也是专门的。跟烧饭的锅不一样,炒茶叶的锅要斜放,这样更有利于水分的散发,这也是一代代茶农摸索出来的。

那时,生产队里7人一组,6个人炒茶,专门留1人负责生火。初出茅庐的男伢儿就从生火学起。老人说过,不会烧火,不会把控温度,就炒不好茶叶。

烧火,主要是领会师傅炒茶时的需要,茶叶刚下锅时,火要旺,否则茶叶会炒馊;起锅时,火要小,否则茶叶要焦掉。

小孩子玩性重,火烧着烧着,难免心思飘出去了。就听到师傅一声“火要小点”,一个“笃栗子”马上敲在脑壳上。

中午回家挖口饭,打个瞌睡,马上接着回去烧火。灶头不烧起来,茶就没法炒。

下半年,队里的男人要上山准备第二年烧锅子的柴火,有的爬到树上锯树枝。女人也去,耙引火用的松毛丝。

火烧上一年才有资格炒茶,一早一晚,老师傅让你上手炒两锅。头几拨好的茶叶,新手是没资格炒的。到后面的茶叶,才会拿来给新手练手。

其实,越早的茶叶越容易炒,后面的老茶叶炒好是有难度的。炒茶叶的锅有200多摄氏度,手掌压着茶叶去炒,不会烫。新手经验不足,茶叶没控住,手探到了锅底,就会烫一下,土话叫“摸田螺”。

茶农的双手,常年反复“摸田螺”,就有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年轻人的手掌摊开,都是一个个水泡,化脓溃烂,很吃苦头。

大家听了专家的话,那一年都熬牢,没打药水。到秋天,茶树全绿了,害虫也不见了

我们法云古村可是一个好地方,就在法云寺边上。以前这里是上香古道,道路都是用石子铺的。

村里的人大多以茶为生,无论采茶、炒茶,谁家人手不够了,能帮的都会去帮一把。

原来北高峰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是老楼他们这帮小伙子把沙子、石子、钢筋一担一担挑上去,造起了铁塔,种上了树。这附近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很有感情的。

到了20世纪80年代,村里分田单干。茶地、茶树,就成了家产、私产。家里有儿子的,结婚时分上几亩地的茶树,就算有了成家立业的资本。

我跟老楼,小两口加上家里分的几亩地茶树,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了。真的是一点一滴,自力更生。一年12个月,除了过年的两个月稍微歇口气,其他十个月,我都是围着茶叶转。中间难得有空隙的日子,我还要挑着茶叶去路边摆摊,卖了茶叶,换了钱,日子才能过下去。

4月份,采春茶开始,几个星期都是跟时间赛跑,连停下来喝口水都不舍得。每一棵茶树都当成宝贝那样照顾,稍不当心,茶树就容易生病。运气不好的话,开春前来一记倒春寒,刚冒尖的明前茶全部焦掉,损失不小。

1988年3月,我怀着儿子快生了,又是采茶叶的高峰季,我挺着大肚子还在采茶叶,哪里舍得休息啊。

到傍晚,肚子痛了,老楼急急忙忙送我去医院。爬上产床没几个钟头,儿子就出生了。

5月底6月初,春茶采得差不多了,就忙着修剪茶树。老底子是拿个大剪刀剪,后来有了机器,背着机器修枝叶,效率提高不少。

老天照应的话,修剪速度会快点。碰上雨水多,前后差不多要半个月才能修剪完。后面还要采二茶、夏秋茶,生活品质慢慢高了,没人喝夏秋茶了,才不采了。

再后面,就要在茶树边挖沟渠施肥。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我们施的都是有机肥。春夏秋冬,茶园都需要防治病虫害,随时观察。

说到这里,又要感谢农科院的专家了,他们专门配好农药,教我们如何有序有效地喷洒药水。之前,茶树里有种害虫叫黑刺粉虱,一到春天,茶农一脚踏进茶地,这种虫子就漫天飞舞,往眼睛鼻子里钻,大家都习惯于见虫就杀,往茶树里喷农药。

是农科院的专家在地里发现了寄生蜂,说是黑刺粉虱的天敌,叫茶农们赶紧停止打药水,不然就要把吃害虫的虫子都杀死了。

大家听专家的话,那一年都熬牢,没打药水。到秋天,茶树全绿了,害虫也不见了。

2003年,我们整个村子搬迁到了九里松,一家一幢小别墅,屋外还有公园一样的小花园

2003年,我们整个村子搬迁到了九里松,政府给我们盖了新房,一家一幢小别墅,屋外还有公园一样的小花园。城里亲戚来了,羡慕煞。

不过,这样离自家的茶地就有点路了。我们买了电瓶车,骑过去10来分钟,还是很方便。

要说和从前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了炒茶机。这多亏了周总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总理好几次带外宾来杭州,推荐我们的西湖龙井。那时候都是手工炒茶,外宾就问,为什么不用机器替代手工?周总理风趣地说:“龙井茶的色、香、味、形靠的就是炒茶时的那一双手,那是不可替代的。”

但是,看见给炒锅烧柴火的茶农被火烤得满头大汗,又看到茶农红肿的一双手,周总理心疼地对社干部说:“能不能改用电炒茶?”

有了总理的指示,机械化炒茶慢慢起步了。杭州锅炉厂专门为茶农研制了电热炒茶设备。最开始研发的机器只有“揉捻”功能,再后面,每道工序都有机器可以替代了。

有人说,茶叶必须人工炒的才香。那是不知道,其实机器炒茶,每个环节也是人工控制的,每一步时间、温度、力度的设定,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把控。

每年三四月份是采茶最忙的时候,家里的七台炒茶机同时开工,我家老楼每天不眠不休地管着。

虽然炒茶有机器代劳了,但我们并没有把老祖宗传下来的炒茶手艺丢掉。西湖区每年都举办西湖龙井炒茶王大赛,比赛中经常能看到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炒茶的手艺相当好。

老楼书读得不多,但炒茶这件事,他是真的钻进去了

2013年,我家老楼提出,要去中国茶叶研究院报名读书,学做红茶。这吓了我一跳。

那些年,老楼也干过其他行当,比如去外地跑运输。人不着家,我还整天担心他的安全。后来他决定回家继续炒茶了,因为心里总是放不下家里这几棵茶树。

别看老楼书读得不多,但炒茶这件事,他是真的钻进去了。

家里买了几台全自动炒茶机,一台要六七千元。老楼把它们全拆了,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改装。机器是全自动的,但杀青、压扁、理条、辉锅这几道工序要有经验的人来设置程序。为了炒好茶叶,老楼几乎天天睡在机器旁边。

每年茶叶辛辛苦苦摘下来,炒好,但有一个老问题:卖不完的茶叶怎么办?绿茶讲究喝的新鲜,红茶却是越陈越好。老楼就跟我商量,把多出来的绿茶做成红茶。

老底子红茶的做法是要把茶叶放在青石板上揉,再装进干面袋,在太阳下曝晒,等它慢慢发酵。但传统方法做出来的红茶,泡出来的汤水、色泽都不行,口感更别提了。

一来二去,老楼想到了去读书。老楼50多岁了,一个班60多个学生,像他这么大年纪的,没几个。而且老楼不会写几个字,全靠听,脑子里能记多少是多少。

上课回来,老楼把做红茶的设备一件件买回来。

老楼做出了名气,周围邻居、朋友也会把自家的茶叶送来,拜托他帮忙加工成红茶

改良后的红茶做法分为杀青、萎凋、揉捻、发酵。每一步都要反复尝试,对不对路,靠鼻子闻、眼睛看。揉捻,轻重是关键,前期揉多少速度,中、后期又要多少速度,都不好错的。

为了手法到位,老楼想了个巧办法,他自己改装设备,外面配了个变速器,好控制每个环节的速度。

红茶的发酵时间是5-8小时,但到底是5小时,还是8小时,就要具体看茶叶的嫩、老、大、小。有的叶片太大,也许发酵8小时都不够。

每一炉红茶做出来,老楼都要去尝味道、闻茶香、看汤水。口感是否有回甘、汤色是否清亮、味道哪里有欠缺,统统记在脑子里,下一炉再调整。

有一阵子,做出来的红茶不好,火气大,老楼一炉炉地尝,嘴唇都上火了,肿得跟猪八戒一样。

日子久了,老楼生手变熟手,做出来的红茶受到周围茶农的肯定。有段日子,他每天回房间睡觉都已经很晚了,还跟我很兴奋念叨,“今天做出来的红茶,汤水怎么好,闻起来怎么香。”我刚刚吃了安眠药,要睡着了,被他这么一搅合,瞌睡都没了,药都白吃了。

老楼做出了名气,周围邻居、朋友也会把自家的茶叶送来,拜托他帮忙加工成红茶。老楼蛮谦虚的,他说,虽然现在做红茶已经有90%的把握,但还有提升空间,还要继续琢磨。

对比过去,说心里话,茶农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设备改进后,人力上的辛苦也减轻了不少。我们最犯愁的是,像我儿子这样的年轻人普遍不愿接手茶园,嫌辛苦。不信你去看,到了采茶季,地里都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

我和老楼这把年纪,只要干得动,还会继续干下去。如果老一辈人与生俱来对茶叶的感情,没后辈传承了,想想很可惜。

不过,观念的事情要慢慢来。要是年轻人都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和老一辈人多聊聊,是不是也会重新爱上这股茶香呢?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口述 胡双阳 整理 末末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庆春路上新增500个停车位 蜻蜓·公园未
开通在即!浙皖多了条黄金旅游线 这类车禁
计算机课上成了文化赏析课?学生带一支笔一
将人口国情融入青春期健康教育 一分钟“绿
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周日启幕 亮点指南
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宣传分会成立 推
杭燃集团2023年“十件实事”向市民征集
老年人使用APP仍受困扰 APP如何更"
以后检出混管阳性的楼栋不再封控?中疾控回
独臂女孩张超凡:让残缺的生命长出“翅膀”

杭州影像


阳光啥时候回来?快...

杭温高铁、杭衢铁路...

阳光短暂 雨水返场...

两年时间,萧山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