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建筑模拟复原图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供图 都市快报
湘湖一叶舟,问史八千年。 经过近10个月闭馆改造,升级后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今天重新开馆了。 跨湖桥遗址在萧山中南部的古湘湖之滨。1990年到2002年,跨湖桥遗址三次发掘,出土了许多石器、骨器、木器、陶器、动物残骸,以及大量人工栽培的稻粒,包括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漆器,和中国最早的甑、水平踞织机等。 至此,湘湖深处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与跨湖桥先民的故事被逐渐揭开。 很久以前,跨湖桥先民从山区向河口地区转移,在河谷平原生活了几千年,最终因为海侵选择离开。 跨湖桥的先民在狭窄的古湘湖谷地,造起了村落,很聪明地把村子建在了山地与沼泽之间,既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又方便耕种水稻。 8000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博物馆“娓娓道来”。 住在哪儿? 长着高脚的房子 木头造的房子和土木混合的房子,是跨湖桥遗址建筑的两种主要类型。 木构建筑,是用立柱的方式来建的,屋体大多方形或长方形。立柱的方式有两种:坑埋式和栽桩式。 坑埋式,就是先挖好柱坑,把柱子立在坑里,再回土填埋。柱子的底部往往有石头的柱础,周围也会扣上石块固定。柱子的底端是平的。 栽桩式,就是把柱子下端削尖后,直接插到土里。 跨湖桥遗址的木构房屋,没有留下确定的梁架构件,但发现了一些带榫卯的木构件,还有一个独木梯。 独木梯这种原始的登楼阶梯,一般斜置在房内或外侧,没有扶手,沿梯木逐级上爬。 这说明,当时的建筑应该是架空的干栏式建筑。 土木混合的建筑,是用立柱和柱间排列的芦苇,或植秆体为骨架做成墙面,再在两面糊拍泥浆,然后通过烧烤固定的。这种墙体的好处是不透风,防寒性好,但要是遇上下雨天,就糟糕了。 吃的东西哪里来? 种稻、养猪、捕鱼 以前的人都吃什么? 他们用弓箭射飞禽走兽、用长矛刺杀河鱼、用飞石长棍围歼牛鹿,采摘树上的坚果、水果和湖边的野菱、芡实。他们甚至饲养了家猪,用蒸汽来制作熟食。 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丰富的稻米遗存、农业耕作和水稻加工用具。这证明了跨湖桥的先民当时已经掌握了耕耘、收割、脱粒等一系列较完备的农耕体系。 当时的人是怎么翻土的? 用一种叫做“骨耜”的工具,有平刃和双刺刃两种,都是插入式装柄,这和河姆渡捆扎装柄不一样,不过用法是一样的。 他们用木铲来耕地、铲土。遗址出土的木铲大多是残器,铲柄的长度已经无法复原了。 他们用锯齿状骨器来收割稻穗。 在跨湖桥遗址中,发现了一小捆带穗的稻禾,只有十几根,摆置得比较整齐。稻禾是在稻秆的中段割断的,这可以说明跨湖桥的先民已经懂得通过收割的办法来获取稻穗了。 他们用木槌和臼形石磨盘给稻子脱壳拿到稻米。石磨盘放在下面,用手握住石磨棒或木槌,然后相互搓磨或碾磨,就能脱壳脱粒和制作淀粉了。 跨湖桥遗址发掘的猪颌骨,是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家猪遗骸。它的意义在于,当时就已经有人在养猪了,并且可以推断出,猪的实际驯养时间要早于跨湖桥文化时期。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浮标、骨镞和弓箭,还证明了当时的渔猎采集活动。 箭镞有骨镞、石镞和木镞,磨制精致,有尖利的锋部和便于与箭杆结合的梃部。弓的弓弣(抓手)部位明确,说明在当时,使用方式已经很成熟。 出土的木矛,都保留了削尖的尖头,这是用来投射和刺杀的。骨匕用动物的尺骨削制而成,很锋利。 跨湖桥遗址还出土了许多骨镖,大多带有倒刺,这是为了防止刺中的鱼滑脱。 遗址中发掘的木浮标,则说明跨湖桥的先民已经学会用网捕鱼了。 他们还喜欢吸螺蛳呢。跨湖桥遗址发现,一些螺蛳壳的尾部被砸出了孔洞,应该是为了便于吸食,就和我们现在吸螺蛳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