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白骨顶和一只红骨顶结伴而行 摄影 朱碧颖
朱碧颖在茅家埠水域拍到的四只白骨顶
这几天,西湖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
就在很多人赶着回家过年的时候,西湖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它们决定留在杭州过年。
这几天,杭州天气回暖,动不动就是阳光明媚。西湖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朱碧颖,和平常一样划着小船去野鸟天堂茅家埠水域巡视。不出意料,他又看到了4只白骨顶。老朱默默地给它们拍了几张远景照,然后悄悄地划开了。虽然没法和白骨顶交流,老朱内心依然激情澎湃。2017年10月13日,老朱就在这片水域发现了2只留下来越冬的白骨顶。去年10月20日,数量增加到了4只。
这不是白骨顶第一次来西湖越冬过年,但往年都是只有1只,今年一口气留下来4只,创历史新高。
这件事很稀奇。尽管杭州西湖是白骨顶越冬分布区,但在之前却很鲜见。它在我国北方为夏候鸟,长江以南为冬候鸟。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开始迁往北方繁殖地,于秋季10月中下旬迁南方过冬。换句话说,在杭州,它没有办常住户口,就算难得来一趟,也是来探探西湖的风土人情是否适合它们。
白骨顶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它的亲戚红骨顶,大家可能就不陌生了。
红骨顶是学名,说这个名字,可能反应过来的人不多,但是一上照片,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这个,黑水鸡呀!”没错,红骨顶是杭州常见的“土著”,杭州人叫它黑水鸡。茅家埠水域、西溪湿地,一天到晚可以看到它们。红骨顶属中型水鸟,最显著的特征是头具额甲,嘴基和额甲为亮红色。
白骨顶和红骨顶这个亲戚长得非常像,最显著的区别是嘴基和额甲为白色。红骨顶是“潜伏大师”,受惊吓时瞬间潜入水底,用脚抓住植物,将鼻孔露出水面呼吸,如此可以藏匿很长一段时间。白骨顶与它习性接近,无比警惕,一有风吹草动,便只在水面留一点水波荡漾。
2014年,第一次在西湖发现白骨顶
2014年,朱碧颖第一次在西湖水域发现白骨顶。2017年底之前,每年他顶多在西湖边看到一只白骨顶,为此老朱还特意发了篇微信《孤独的冬候鸟——白骨顶》以示感慨。对走南闯北的浙江野鸟会副理事长钱斌来说,他就有更多机会,见到一大群一大群的白骨顶。钱斌说:“这个鸟分布很广,我在香格里拉看到过大群的。”然后钱斌发来两张图,是他2008年在宁波镇海拍到的,图里的白骨顶非常神气地飞翔、捕食。钱斌评价它:“活泼得很,整天都在水面上活动。”
以前没发现白骨顶在西湖越冬的,但是现在开始,西湖将有希望变成它的固定越冬地。比它更早做出这个选择的,是鸳鸯。以往鸳鸯对杭州西湖来说也不是固定越冬地,2001年12月19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东南侧的湖面上飞来了一大群鸳鸯,此后年年冬季都有几十只至上百只鸳鸯来杭州越冬。比起鸳鸯的奔放,白骨顶的脚步就谨慎得多。所以今年发现4只白骨顶来过年,朱碧颖会如此激动:“这说明西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吸引越来越多的水鸟来西湖栖息、繁殖、越冬了。”
好玩,白骨顶和红骨顶“认亲戚”
运气好的时候,朱碧颖能看到白骨顶和红骨顶“同框”。本地土著红骨顶一刻也不停下,游来游去到处找吃的,完全是一只当地鸟该有的熟门熟路的样子。白骨顶相比就羞怯得多,跟在亲戚身边默默地认路。有时白骨顶和红骨顶会对视几秒,好像在交流一样。
我脑补了一下两只鸟的台词。
小红:“朋友,今年留下来,全家一道过年闹!”
小白:“那个,对西湖不是太熟……”
小红:“这都考察好几年啦!犹豫啥西啦?”
小白:“怕老婆儿子不习惯呀。”
小红:“你们如果留下来过年,西湖边水景别墅,任住。吃东西,免费。过人行道,司机全部停下来等你。啊哟,你看看那些想不通的,大包小包轧春运闹猛,我跟你说,你要是留在杭州,啥东西都不用带,刷支付宝就够了。”
小白:“那……就留下来吧。”记者 钱卓君
科普一下
白骨顶(学名:Fulica atra),又叫白骨顶鸡,属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翅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短。跗跖短,短于中趾不连爪,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体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数尾下覆羽有白色,两性相似。栖息于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积静水或近海的水域。善游泳,能潜水捕食小鱼和水草,游泳时尾部下垂,头前后摆动,遇有敌害能较长时间潜水。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叶、根、茎为主,也吃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