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蔡杨洋 微信又出更新版了,而且,又上了热搜。 7.0.4版本的诸多新变化中,最受关注的是朋友圈开放仅一月可见。网友的评价褒贬不一,叫好声和唏嘘声共同存在。最多的一种观点是:“三天可见”太短,“半年可见”太长,“一个月”刚刚好。 这种“刚刚好”,被人称为当代青年的新社交礼仪。 抛开这项更新是进步还是鸡肋的问题,这里想探讨的是,朋友圈多少天可见为什么成了一种用户需求?因为不只是微信,微博在前段时间也推出了“仅半年可见”功能;视频社交软件“多闪”有一项功能,就是发布的短视频超过72小时就自动消失。 大家都乐于发起社交行为,却又在担忧或恐惧着什么。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过,发朋友圈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 不管是出于生活记录、工作宣传还是其他目的,“朋友圈”有意无意地都在为我们打造人设。问题在于,当家人、朋友、同事、客户等不同关系属性的人一股脑儿涌进微信通讯录,“朋友圈”要塑造出一个怎么样的人设,成为令人纠结甚至恐惧的问题。 有一种很生动的形容这样说:发朋友圈像是在广场上唱歌。考虑到不同关系类型、不同相处距离的人对歌声会有各种评价,歌唱者越来越不敢发声。大多数人都无法成为随心所欲的人,即便是在朋友圈、微博。于是,我们精细分组或者缩短可见时间,尽可能地降低影响力。 笔者曾对朋友圈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后来又改回了全部可见。原因是家人的一句疑问:怎么看不到你最近在干吗了?切断时间点的一个弊端是,为真正关心我的人关上了一扇门。 人类学家邓巴的一个研究,或许能为打破这种社交恐惧提供一个突破口。他指出,人类能够维持的稳定社交联系平均在150个人左右。 再进一步思考,150个人当中,又有多少人会抽出时间逐条翻阅你的所有朋友圈,细细评判? 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越来越近,现实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互联网的便捷性帮我们快速扩大了交际圈,很快拥有了几千好友,同时也让我们陷入了“认知误区”:以为自己需要精心打造不同面孔去维护关系。 心有多大,“自留地”就有多大,“一个月可见”只是微信满足部分用户需求的改变。当代青年,不能被互联网社交的“认知误区”忽悠了,也不能笼统地被“一个月”代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