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相差近140% 有股债平衡型产品年内跌去98% 商报讯 (见习记者 潘建萍) 距离提交2018年“期末成绩单”只剩下最后一周,各个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排名战争夺正酣。在券商资管产品方面,今年以来,券商资管规模不断下行,业绩分化也更为普遍,可谓“冰火两重天”。 首尾相差近140% 券商的选股能力到底如何?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或许可见一斑。截至昨日,今年以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表现分化十分严重,表现好的收益接近40%;表现差的则亏损接近100%。 今年以来,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资管行业从严监管态势正在加强。在“去通道”的持续压力之下,券商集合理财表现不尽如人意。据统计,今年以来,有数据可比的2782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取得正收益的仅有840只。总回报率超过20%的券商资管产品仅有9只,而累计跌幅超过20%的券商资管产品多达66只,其中投资类型为普通股票型基金和股债平衡型基金的产品占据大多数。 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排名前十的产品分别为方正量化强势7号、国泰君安君享五粮液1号、银河金汇中金量化2号B类、方正量化强势6号、华泰远见2号进取级、方正量化强势2号、方正量化强势3号、方正量化强势5号、太平洋金元宝1号、东兴金选精质31号进取型,最高收益接近40%。其中,方正证券作为管理人的产品就占据5席。 纵观这十只表现较好的产品,大多为普通股票型产品和股债平衡型产品。不过,在年内累计收益率排名靠后的产品中,同样是普通股票型产品和股债平衡型产品占比最高。 数据显示,年内收益率最低的是一款股债平衡型产品,今年以来累计跌幅为97.64%,与收益率排名第一的方正量化强势7号相比,收益率相差137.18%。 券商集合理财必须转公募或私募 按照集合理财的规模和认购最低标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分为大集合和小集合。大集合一般规模在5亿到10亿,认购起点是5万至10万,为“类公募”产品。小集合理财产品的特点是规模小,灵活运作。一般几千万就可运作,但认购起点一般在100万以上,为“私募”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从集合类型来看,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绝大多数券商资管产品为小集合产品,大集合产品排名最高的是东兴证券管理的东兴1号份额1,今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10.09%,投资类型为FOF,该产品也成为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前100名中的唯一一款大集合产品。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券商资管产品存续期问题比较尴尬。“自2013年新的《基金法》正式实施以来,券商发行的投资者超过200人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被定性为公募基金。证监会也相应修订了券商资管业务相关管理规定,大集合产品全面停止。随着2013年后监管部门对大集合产品发行的限制和券商公募牌照的批准,大部分大集合产品进入了存续运行阶段。” 今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明确大集合产品进一步对标公募基金。12月初,已经有多家券商暂停旗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申购业务。而在大集合规范后将转为公募基金或私募资管计划。“从爆发增长到面临监管不再新发,再到将实行公募化改造,大集合理财产品这些年可谓浮浮沉沉。接下去我们要按照公募基金的运作规范进行改造。”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在“非公非私”的券商资管大集合终于能够明确身份之后,未来如何在公募“红海”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是券商资管发展的关键。此外,在资管新规对券商资管“去通道”压力逐渐释放后,券商资管业务如何转型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