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有论坛发出一条贴子《杭州只有一半学生能上高中?》,引发不少家长热议。 帖子里说:“和一位刚上高一的妈妈聊天,她说杭州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上高中。我说看新闻有一半的人上高中,她说那是因为很多成绩差的直接被劝去职高或者其它学校了,不在计算的名额里,所以才有一半的比例,真正只有三分之一可能还不到的人才能上高中。 我顿时心里哇凉哇凉的,大学不是扩招了吗?没有这么多高中生,那大学能招满吗? 我老家内陆省份现在基本上全部学生都能上高中,杭州这边教学质量好反而要刷掉70%的学生? 确实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假设成绩进不了班上前十的话,可以尽早考虑初三回老家准备上高中了?” 网友回帖非常热烈,有网友说压力太大了。整个帖子看下来,焦虑情绪扑面而来。 其实啊,完全不必惊慌和焦虑。 首先,这不是杭州新出的招生政策,更重要的是,帖子里很多内容都是错误信息。 每年杭州市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高和职高的比例,大体是1:1,也就是约一半学生进普高,一半学生读职高。并不是帖子里所说的“只有三分之一学生进普高”。 论坛上的言论,对家长,特别是一批面临升学的新家长,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1:1的招生比例也不是新闻,杭州的中考招生政策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实行的。放眼全国,这也并非杭州一市的规定,在江苏等全国不少省份,也都保持类似的比例。 为什么会这样?就要说到国家的一项政策。 2002年,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 再来说说杭州近几年高中招生的行情。 今年杭州市区初三毕业生近3.1万人,比去年增加约4000人。当时有家长火急火燎来问记者,是不是上普高更难了? 我们了解到的真实数据是这样的,因为普高的招生计划也同步增加了约2600多人。多年来,根据普高、职高大约相当的录取比来看,普高录取比例并没有降低。 今年5月,记者曾做过详细盘点,今年大批高中扩招,比如杭高钱江校区扩招48人,杭四中下沙校区扩招48人,杭二中钱江学校扩招96人,杭七中解放路校区美术特色班新招240人…… 与此同时,这几年还不断有高中新校区开建或投入使用,比如今年首次招生的杭高钱塘学校,就招收了600多名学生。 家长们对于普高的需求旺盛,所以今年第二批招生学校,比如之江高中、求是高中等多所民办高中也纷纷扩招,大约800多人。 此外,还有提前批特色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等招生计划,也有小幅度增加。 看得出来,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想方设法提升普高的招生计划。不过,记者也想告诉大家,初中毕业生的升学路,其实有很多选择。 现在,再和大家捋一捋中等职业学校升学的话题。确实有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会走这条升学路径。 在很多家长观念当中,觉得孩子升职高,就代表前途暗淡,甚至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读职高就是中考失败了。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指出:“这种心理很多都是家长好面子造成的。” 我们现在说家长的观念要改改了,也用真实数据来说话。 现在,职校的发展越来越好。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毕业后照样有很强的竞争力。还有更多的人选择继续进入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五六年前,不少职校的毕业生升学率是50%。到了最近两年,已经高达80-90%了,有些专业的升学率高达100%。而且,职校的发展已超出很多家长的想象。 职高生也可以通过上“3+2”班,五年一贯式培养,获得大专学历。前三年在职高学习,后两年进入高校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同学们提升了学历,学到更扎实的技能,很多专业的就业情况非常好,有些企业甚至等不到学生毕业,就进校“抢人”。 2018年开始,职校学生还可以直通本科。“中本一体”试点招生,今年面向杭州大市招212人,其中有6所是杭州的中职学校,比如人民职校、中策职校等。这批学生毕业后,直接获得本科文凭,其所学专业比大学普通专业更深入,在就业市场也往往更受欢迎。 再来看看身边人的故事。 去年,记者就采访了一对来自开元中学的双胞胎姐妹花,妹妹邵婴萱520分,姐姐邵婴乐505分,双双选择了人民职校的学前专业。 父母对她们没定过高目标,女儿从小喜欢什么,父母都支持。姐妹俩想当幼儿园老师,父母也尊重女儿的选择。 被录取后,妈妈笑得合不拢嘴,说:“左看右看都是好选择。未来的社会应该是人尽其才,你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名不名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的孩子能这么快就树立自己的目标,我很为她们感到高兴。” 类似这种幸福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记者这些年采访了不少。这些家庭共同的特点是,孩子兴趣广泛,父母从小尊重孩子,亲子关系和谐。 也许有人要说,记者说的是个例,并不能代表全部。但近些年来,多位职校校长的感受也都非常直观——这些年报考职校的学生越来越多,生源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主动选择职校。今年就有中考分达前四所重高分数线的同学,选择了职校。可以说,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最后,借用下网友“byjj”的留言:“不要把大人的焦虑传递给孩子。要想孩子学得好,榜样的力量最重要。” 记者也要说一句,有时莫名焦虑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冷静地和自己说三遍:娃是亲生的!每个孩子都有他们成才的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