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江干区笕桥街道黄家社区,64岁的沈乃祥家里,租住着8户外来务工人员。 疫情期间,他不光给租客送上自家菜园子里种的蔬菜,还自费买上豆腐干、里脊肉,给他们搭好配菜。 因为这件事,沈乃祥被大家称为“杭州好房东”。 杭州好房东? 我做得还不够 对于这个头衔,沈乃祥笑着说:“做得还不够,送蔬菜这件事情,平常都在做的,只是疫情期间增加了频率。” 沈乃祥所在的黄家社区,在笕桥最东面,最开始,村里人住的都是直筒草舍,后来日子慢慢奔着小康跑起来,房子也先后改建成了茅草屋、平瓦房、二层楼房。20世纪90年代,村民收入提高了不少,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盖起了三四层的小别墅。 进入21世纪,笕桥城市化步伐加快,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村民开始把多余的房间租出去,增加收入。 说起种蔬菜的事,在笕桥有着很长一段历史,杭州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老底子的杭州蔬菜,大多产自城东。 而笕桥蔬菜种得最多的地方,黄家社区绝对排得上名字,很早以前,这里还叫“黄家村”的时候,就是一个蔬菜基地,蔬菜都是通过笕桥火车站发往上海等地去卖的。 老沈家也有一个菜园子,离房子就100多米,站在路边,就能看到几只小蝴蝶在里面飞。 菜园子里,一年四季都会种着十多种蔬菜,现在占据C位的是地瓜、韭菜、茄子、玉米、葫芦、丝瓜、花生、包心菜、小番茄。 这一亩菜地,从老沈的爷爷辈开始就有了。“那时候,爷爷会摘了菜拿去卖,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早就不需要靠卖菜来补贴收入了,都是自己吃的。” 对沈乃祥来说,种菜这件事,现在是一种休闲,就像是对过往农耕生活的向往。 “闲不下来的,手痒痒的。”他说。 今年疫情期间,沈乃祥在社区做志愿者,在门岗执勤,帮居家隔离的人跑腿买生活用品。 “租客住在我家,就是我的客人,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家管好,社区工作就好做多了。” 沈乃祥一直这样觉得,外地人来了杭州,在这里打拼,就是新杭州人了,我们帮着点也是要的,他们也给杭州的建设出了很多力啊。 于是,就有了“好房东送蔬菜”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