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昨天,有读者拨打快报热线85100000说:路过萧山,发现有个小区,高层建筑,有人在燃放烟花爆竹,还往下扔馒头,听说这是当地人的上梁仪式,这样的风俗还头次听说。 记者于清核实报道:我了解到,读者提到的小区是萧山湖头陈花苑,有“萧山最美安置房”之称。到了现场一看,果然很漂亮,小区外有一条清亮的小河,小区里像个大花园,公告栏上贴着规范装修的通知。进去溜达了半圈,给我的印象就是安静、干净。 一个收垃圾的大伯,把蹬着的三轮车停在路边,跟另一个大伯说着什么。我想,如果有人从楼上往下扔东西,收垃圾的大伯肯定了解一点情况,便走了过去,一问,还真的找对了人。原来,旁边跟收垃圾大伯说话的,是物业工作人员王大伯,关于上梁这事,收垃圾的大伯说,王大伯是“专家”。 如今搬新居 传统上梁仪式有新方式 扔下来的馒头砸到人怎么办?虽然是软的,也蛮痛的吧。 王大伯解释:“楼层低的是直接扔,外面有塑料袋儿扎牢的,往没人的地方扔,住在高层的,就建议两个馒头一组,绑上气球,让馒头飘下来。” 对,我没听错,说的就是绑气球,这样馒头可以晃晃悠悠地飘下来,“决计”不会砸烂了,当然也不会伤到人了。 嗯,100个馒头算少的,多的人家会买200多个馒头……我默默琢磨了一下,制造100多个气球馒头,也是个不小的工程呢。听说,曾经有人一天捡到200多个馒头。 这么多馒头坐着气球从天而降,莫名觉得画面很美,又带着一丝喜感。 我的同学小孔是义乌人,她告诉我,之前家在义乌市中心,边上就有一个旧改村,村里人家造房子,也很在乎上梁仪式,有扔馒头、薯片、零食的习俗,“上面有人扔,下面就有很多亲友和路人来捡,有人会拿一块布,两人撑开来接,有的是拿一个网兜来兜,可热闹了,路过的行人也经常捡到各种零食薯片。” 但是她也说:“不过,自家造房子大多是4-6层,危险性不大,但上面扔的人也是蛮当心的,都是看好再丢。” 现在总有人说“生活需要仪式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仪式感。对一个都市时髦老阿姨(就是我)来说,仪式感是冬天的晚上敷着面膜泡脚,而让气球馒头飞就是萧山大伯大妈的仪式感。 王大伯说,湖头陈花苑是安置房,入住的都是湖头陈社区的居民,几幢高楼有一千多户,去年下半年搬入一期,现在搬进去的是第二期。对于“萧山最美安置房”,王大伯他们内心是自豪的,说“我们很多人这辈子第一次住这样的新房,高兴啊”。 农村人的生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一些传统始终都在。比如以前自家造房子,上梁就是一桩大事情。上梁,是指安装建筑物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古有“上梁有如人之加冠”,可以说,是建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旧时还有人专门算过时间,一般在月圆或涨潮的时辰进行,取合家团圆、钱财如潮水般涌来的好兆头。上梁前,还有祭神等一系列仪式。 为什么这么讲究呢?因为中梁是房屋的“中心”,认真上梁,就是期盼中梁支撑,能永保建筑物的坚实,以利家宅平安。据史料记载,建房上梁的仪式,始于魏晋时期,到明清时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尽管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但大家的心愿是相通的,那就是祈求房屋永固、富贵长久、子孙满堂。 如今,大家住进了漂亮的高层建筑,没有梁了,老底子的上梁仪式自然没法操作,可对住进新家后的美好愿景,大家还是希望有一个承载的方向,所以就有了全新的上梁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