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们说,吴老师今年83岁,高高大大,以前是杭州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退休好多年了,平时都是一个人住,女儿和老伴都在上海。 2楼老陈和吴老师做邻居十多年,他很可能是吴老师生前见过最后一面的人。 老陈说,事发前不久,他看到吴老师坐在楼下美甲店前的圆凳上休息,一小袋米放在旁边圆桌上。 “我知道他平时心脏不太好的,喘气容易急。今天气倒是蛮顺的。我还问他,三个方案你考虑好了没有?” 三个方案,是老陈和石阿姨一起想的。 石阿姨叫石丽娟,是楼道党支部书记。鉴于吴老师独居,身体也不太好,她日常格外留心照顾。 “我隔三差五看到他就问,吴老师你最近身体好不好?需要买菜或者配药什么的,你就打电话给我,不要客气。”石丽娟说,“他这个人不爱麻烦别人,从来没给我打过电话,有事情都是自己解决。有时候我看到他,帮他拎拎菜,拎拎米。 “三天前,我看他拎着菜走到二楼,整个人气喘吁吁,脸色煞白煞白,我说吴老师你身体很弱了,这样下去不行的。我就找到老陈,一起想了三个方案。” 三个方案主要为了解决吴大伯独居万一出意外的问题。 方案一是去上海,和家人同住,方案二是去敬老院,有专人照顾,方案三是请个保姆,到家里照顾。 三天前,石丽娟和老陈把三个方案告诉吴大伯,让他认真考虑一下。前晚老陈在楼下见到买米回来的吴大伯。 “我说吴老师,你考虑好了没有?真不行就请个钟点工吧。吴老师笑眯眯地,摇了摇头。”老陈说。 石丽娟说,吴老师跟她讲过,老伴和女儿在上海,岳父年纪大了,身体很不好,要照顾,上海房子实在太小了,他就没过去。 老陈70多岁,平时儿子经常会来家里吃饭,所以平时都是自己去对面菜场买米,一袋20斤,70元钱,摊主负责送到家里。 “吴老师从来都不会买那么多米,因为他自己一个人,吃不完,也拎不动,或者是为了省点钱吧。”老陈说着,叹了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