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昨日是A股在1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震荡收跌,这也是市场整个11月行情的一个缩影。回顾11月,上证指数全月累计下跌1.95%,深成指跌0.55%,创业板指跌幅较少,达到了0.38%。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临近年底,市场资金开始回笼,政策面也趋于平淡,投资者的交易热情不再像年初这么高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短期的市场走势。 两只银行股上市牵动市场神经 尽管指数本周表现不温不火,但市场的热点却从未消散,一马当先的就是本周刚刚上市发行的两只银行股,浙商银行和邮储银行。 成立于2004年的浙商银行,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江省发达的经济基础、高度市场化的背景也为浙商银行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发展空间。浙商银行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浙商银行总资产规模为1.74万亿元。按总资产计,在“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跃居第98位。 不过,尽管资本实力雄厚,浙商银行上市首日的表现还是显得有些“惊心动魄”。周二上午,浙商银行开盘后一度破发,随后才迎来一波上涨。这样的走势看得投资者们坐立不安。 此前,市场对浙商银行的“破发”似乎早有预期。11月19日晚间,浙商银行的发行结果出炉,网上网下弃购资金累计6628.23万元,占总发行金额的0.526175%,创下了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截至昨日收盘,浙商银行下跌1.05%,较发行价下跌4.86%。 相比较已经上市的浙商银行,昨日刚刚完成IPO申购的邮储银行同样是一个“巨无霸”,高达1.3万亿元的认购规模已经是A股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IPO,并且大幅超过目前年内全球最大IPO——阿里巴巴港股1013.5亿港元的申购规模。 为了保证上市后平稳交易,邮储银行还作出了稳定股价承诺。发行文件披露,在上市后三年内,若邮储银行A股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财报每股净资产,则触发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这一承诺被称为IPO市场中的“绿鞋机制”,纵观A股历史上仅有3单IPO设置了“绿鞋”:工商银行(2006年)、农业银行(2010年)和光大银行(2010年),均在上市30天内全额执行,在“绿鞋”行使期内股价均表现良好,平均股价涨幅超过10%。 北上资金创历史新高 市场短期仍将以震荡盘整为主 除了两大银行股发行上市以外,本周A股市场的另一大看点就是MSCI的扩容。11月26日,也就是浙商银行登陆A股的当天,尽管指数表现波澜不惊,但北上资金的涌入却是非常明显。截至当天收盘,北上资金净买入额高达214.29亿元,创下互联互通后的历史新高。此前的最高纪录是2018年11月2日,当天北上资金净买入173.85亿元。 今年以来A股有4个交易日当日北上资金净流入金额超过100亿元,分别为3月29日净流入110.93亿元、8月27日净流入112.71亿元、9月20日148.62亿元、11月26日净流入214.3亿元。 按照计划, MSCI将把A股大盘股纳入比例由15%提升至20%,同时以20%的比例首次纳入中盘股。此次扩容是年内提升A股权重“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 机构普遍认为,后续MSCI继续提升A股纳入因子的速率可能减缓,但外资持续增配A股的大趋势是确定的。华泰证券策略团队预计,国际指数扩容暂缓不会改变外资长期流入趋势。2020年,预计海外增量资金规模约为2885亿元至3847亿元。明年3月份,富时罗素将完成第一阶段第三步的A股纳入计划,预计带来增量资金57亿美元(约合400亿元人民币)。这对A股中长期的刺激提升作用十分明显。 展望市场的短期走势,杭州某券商投资顾问认为,“受年底市场资金回笼以及政策面趋于平淡的影响,A股短期仍将以震荡整理的格局为主,这种趋势大概率会延续到12月底。与此同时,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对外开放、持续引入增量资金,也会给市场带来整体估值提升的机会。从这个角度出发,投资者适当提前‘冬播’,为来年春季行情做些准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联讯证券同样认为,短期市场可能延续震荡的概率偏大。前期一些涨幅较大的品种,估值容易产生松动,建议可以适当切换到低估值的板块;左侧可潜伏稳增长发力端,重点关注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前期涨幅较小的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