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茹雪雯)今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板,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历史性突破。在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企业中,有两家杭企——杭可科技和虹软科技,作为“尖子生”率先圆梦。
昨天,在杭州科创板上市企业成功经验分享会暨未来科创企业发现会上,两位“尖子生”为100家有上市意向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创企业、独角兽企业与重点拟上市企业等,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考经”。 被称为“杭州科创板第一股”的杭可科技致力于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这家企业从今年4月15日在科创板申请获受理,到成功过会,仅用时60天。 杭可科技董事长曹骥在现场提到,杭可创立于1984年,过去35年一直专注于高端装备制造,坚守实业,从未有一刻松懈。能够顺利在科创板上市,团队在振奋之余,更多的还是感受到责任与压力,“上市只是新的起点,企业要继续做精做强,还得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 他分享说,企业要上科创板,一定要有鲜明的科创属性,同时还得扎扎实实地做到行业的龙头,营业收入、利润、客户关系等都要过硬。 针对曹骥所谓的“科创属性”,国信证券签字保荐人傅毅清还用著名学者王立群的“人生四行”进行了具体分解:“首先是‘自己要行’,企业的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在业界处于领军地位;其次得‘有人说你行’,通过研发投入、高学历员工占比、知识产权数量、合作客户、毛利率或净利率等佐证你的实力,而且这些证据必须有权威性,也就是‘说你行的人一定要行’;最后‘自己的身体要行’,即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要有良性循环的能力,而不是透支未来或是昙花一现。” 另一位“尖子生”虹软科技于1994年在美国加州成立,是一家主攻视觉AI算法的公司,以IP授权模式向下游客户、主要是智能手机厂商收取授权费用。虹软科技副总裁、财务总监林诚川特别强调,企业确定上市目标后,须制定紧张但确实可行的申报时间表,要将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天。 对此华泰证券保荐人彭松林非常认同,他认为企业的申报时间表不应拖沓,但也不应太过激进,否则容易透支公司各方面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万一申报失败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他建议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应将申报时间表作为重要考量指标,多方比较后再做决定。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杭州市金融办与杭州市科技局主办、杭州市企业上市与并购促进会承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板是杭州科技型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下一阶段希望能整合发动更多社会力量,构建资本市场合作交流的生态服务平台,持续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