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半山脚下的诗事
2023-05-19 14:10:57杭州网

半山一带文脉悠久,文化多元,底蕴深厚,影响深远。它是杭州早期的繁华聚落,良渚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西湖文化都在此地有着广泛的联结。此外,半山也是大运河南端的诗山。关于半山的诗词,丰蔚如山中茂林。到了清代,“舟泊半山桥”与“诗步金家堰”,更成为杭城史上的雅事和城市诗歌史中的重要人文意象。

长桥不长,

它的名字出于诗人的感性表达

京杭大运河南端主航道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

以1359年为转折,此前的主航道为上塘河,此后的主航道渐被下塘河,即今称杭州塘的流经拱宸桥的河道取代。

半山桥,就在半山脚下,横跨上塘河。上塘河由南北向而变为东西向,即在此桥处转向。

半山桥,也是循上塘河登半山的主要入口。因而,“舟泊半山桥”成为游半山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清代海宁人张炎(字光斗),写过一首《和陈谁园晚泊半山桥元韵》,诗云:“系缆皋亭下,长桥碧涧东。飞霜秋树净,落日晚山红。笛咽幽村里,钟鸣远树中。最堪心赏处,黄叶战西风。”

长桥,即半山桥。桥长29.5米,宽4.48米,高7.6米,桥洞高敞,便于行舟。桥墩由25层条石错缝叠砌,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型壮固美观,从其外观形制上看为典型的清代风格,也是昔日江南常见的多级台阶半圆形单孔石拱桥。

可见,实际上半山桥并不长。所谓“长桥”,乃诗人的感性表达。

从这首诗中可知,他们是在一个秋日里乘船走上塘河来半山,于傍晚之际泊舟半山桥。半山的桃花是十分出名的。但没有桃花的日子,绿叶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清代女诗人沈善宝就曾说夏日半山的景色“较之春花烂漫、红紫芳菲时,别饶情趣”。

而张炎的这首诗,又让我们领略到半山秋天的另一种美——秋叶之美:“最堪心赏处,黄叶战西风”,令人豪气顿生。

这份秋景,也曾为《楹联续话》所提及。据该书记载,半山不仅桃花最盛,花开时游船群集,秋后的红叶也极其可观,故而半山桥的桥门上曾有过这样一副对联:“欲泛仙槎向何处,偶传红叶到人间。”

现桥南北侧明柱上刻有两副对联:

“物埠堤南北东西开捷律;迷津顿晦明风雨得安驱。”

“上应天环我衣固锦太守:闻来鹳语盛时还是溯唐。”

陈谁园,即陈莱孝(1728—1787),浙江海宁人。据张炎这首诗的题意,陈谁园曾写过诗歌《晚泊半山桥》,遗憾的是,陈谁园的这首诗和他们的写作时间都无法详考。

与此类似的,还有朱枫(字近漪,号排山,杭州人,著有《排山小草》)的半山旅行诗:《游皋亭山(二首)》。

“忆别皋亭去,游踪久寂寥。十年孤艇子,又泊半山桥。坞竹寒逾翠,崖霜晓未消。闲心皆可乐,木叶下萧萧。”

“登览浑难尽,孤亭接海天。潮声连澉浦,云气荡沙田。水远浮鸥外,林疎落日边。归船疑列岫,北郭晚凝烟。”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祝德麟游杭后沿上塘河前往北京,写了《自临平达半山桥数十里间,翠屏延属,水泉甘美,春时万树着花烂若锦绣,真仙境也。吾邑上杭所必经之路,频年来往于此,今将别去舟中聊赋一篇》。这首诗不仅题目长,篇幅也长达14句,一句7个字,这里摘录前四句:“如屏如几如卓笔,一峰未了一峰突。有时窈窕含春容,有时戍削露秋骨。”

祝德麟,字趾堂,号芷塘,浙江海宁袁花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官至提督陕西学政,升湖广道监察御史,掌礼科给事中。

诗歌题目长,好处之一就是让读者仅观题目便可对相应的诗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例如吴锡麒的《同人买舟出东新关,暮抵横塘宿胡氏古香书屋,明日晓起由半山桥入三塔观梅得诗四首》。

半山三塔的历史悠久,分别为上塔伏虎禅师塔、中塔真歇清了塔、下塔清杲禅师塔,址在今半山西面至杭钢遗址公园区域。

清代浙江嘉兴人周闲(字存伯、小园,号范湖居士,著有《任处士传》、《范湖草堂词》等)也曾泊舟半山桥,其《朝中措·皋亭道中》一词写道:“我来吊古,系兰舠,帆卸半山桥。飞尽濛濛白雁,西风犹认前朝。残阳重识,当年烽垒,此地春桃。还照一湾疏柳,悠悠独客吹箫。”

旧时,半山、皋亭山,通称。类似的诗句还有许多,例如“皋亭山下花欲然,撒沙庙前停画船。杨柳已丝桑渐吐,风光休负采兰天”。

撒沙庙,即半山娘娘庙。以地缘而名建筑,是普遍的现象。

始建于唐的衣锦桥,直到今天都未移往他处,实属罕见

半山桥以半山为名。然而,其最初并不叫半山桥。

钟毓龙《说杭州》第十四章《说古迹·十五、半山桥》写道:“旧名依锦桥,横跨上塘河,唐贞观年间建。石拱桥长约三十五公尺,北依半山,故名。”

半山桥,旧名衣锦桥的说法,也见于地方志,如康熙《仁和县志》卷二载:“衣锦桥,俗呼半山桥。”

究竟是依锦桥?还是衣锦桥?

关于衣锦桥,有些传说流传甚广。

一种说法是,唐朝本地出了一位朝中高官,衣锦还乡后,他捐建了这座桥,故名衣锦桥。

另一种说法是:此桥造于唐贞观年间(627-649),乃是奉李世民旨意而建,初名为“依君桥”,因为君指代皇帝,把“君”字刻在桥身任万民行踏是对皇帝的不恭敬,所以改名为“衣锦桥”。

事实究竟如何?

2004年4月8日,杭州文物建筑工程公司在维修衣锦桥的工程中,发现桥腹的泥土裹着一块石碑,挖出后,经过测量,碑高34厘米,宽59厘米,厚23厘米,太湖石质,碑上刻有文字,内容为《衣锦桥重建记碑》,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立碑,无撰文者姓名。碑文16行,行11字,指书,碑石完整,碑文清晰。

《衣锦桥重建记碑》的出土不仅是个意外的惊喜,也为这座桥和半山地区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该碑记录着衣锦桥的始建年代、历史沿革以及立碑时衣锦桥的重修之始末,碑后记有当时出资助款者的姓名。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记载衣锦桥确切纪年及相关情况的实物例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衣锦桥的身世之谜就此揭开。诚如有关专家所言:“《衣锦桥重建记碑》的出土,对衣锦桥的保护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地方史料的补阙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半山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史及运河文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衣锦桥重建记碑》的碑文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开篇即明确地提道:“衣锦桥建于唐僖宗二年,毁于宋南渡之末,复建于元世祖时。”经专家考证,唐僖宗二年,实应为唐僖宗干符二年,即875年。由此该桥可定位于杭州早期有记载的古桥序列,佐证了衣锦桥从始建直到今天都未移往他处,这种现象在杭州同时期的桥梁中也是罕见的。

2008年,半山桥下的古纤道重见天日

关于半山桥,曾经还有另一种传闻,即桥下有纤道。

陆云松《抚今追昔话水路》一文中,提及1970年阳春三月光景,他们三个年轻人驾驶一条五吨平底木船到临平载毛竹和木头的经历。他写道:“皋亭坝至半山桥这一段,还有纤路,可背纤。这一条恰逢顺风,备了纤绳的我们没有背纤……船过半山桥,看到桥洞两边均有尺余宽的纤路,印证了上塘河曾经是一条黄金水道。”

后来,或许是因为水位上升和老居民渐少,或许是其他原因,当地人见过半山桥下纤道的人并不多。这使得桥下有纤道的说法,渐渐有了传说的味道。直到2008年9月4日,这段由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古纤道,才重见天日。

那天,市民金德意向杭州媒体报料,说他当天早上看到上塘河水位下降,古桥下面的纤道露出来了。他在半山居住了40多年,还是第一次真切地看到古纤道,真切地踩在古纤道上。

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历经无数风风雨雨,半山桥依然挺立在上塘河上,成为这座城市、这条河、这座山的共生关系的承载物,也是这条河、这座山、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半山雪景,是一派雪中有花、花间有雪的景象

与“舟泊半山桥”意象相况的半山脚下的另一种诗意,是“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

崇先寺,即崇先显孝寺,后称崇光寺。其址范围约在今半山路与金昌路交界,阔板桥社区以北地带,今“崇光路”之名由来便是因为崇光寺曾经的存在。

嘉靖《仁和县志》载:金家堰,在皋亭铺东,去城东北一十八里。金家堰旧时还有“笕”,称为金家堰笕,为上塘运河隔塘七笕之一。

金家堰之重要性,从《宁盐二邑修塘议》中显而易见:“宁邑之六十里塘河,即杭城之上河,发源于江干诸山,与北关下河之发源天目者,两水各自分消。下河由苕溪人于太湖,上河由海宁黄湾出闸达于嘉兴、松江。今黄湾闸久废,薛家坝久阻,临平市河久浅,下流不通,而上河之水,俱从半山之金家堰入于下河。不但天旱之年,海宁沿海涓滴不来,如火益热。水涝之年,上河诸水,涓滴不去,尽出金家堰,而塘栖、德清上下河两水齐到,昏垫愈甚,如水益深。”

坝、闸、堰、笕等都是古代水利系统中对不同级别调控水口的称谓。堰、坝多设置于与主干道沟通之处,形制上堰比闸更为简单。堰顶比塘堤顶底,水位超过堰顶时则溢流。

金家堰是上塘河畔历史上的一处水工设施,用以调节上塘河与下塘河及半山诸水的平衡,主要作用有二:一是排洪,二是为上塘河供水,保证通行舟楫的必要水位。笕的功能类似于阴沟、涵洞、暗管的输水道,埋于堤塘中,主要目的是满足上塘河两岸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

清代屠倬有一回“泛舟入金家堰循皋亭山观梅憩崇先显孝寺”,以此为题,口占了十首绝句。其中一首为: “有松有竹有人家,总被花光一片遮。香雪濛濛浑一白,玲珑画出短篱笆。”

旧时杭州运河畔有湖墅八景,“皋亭积雪”为其一,向来享有盛名。实际上,在自然雪景之外,皋亭雪景又有“绛雪”“艳雪”“胭脂雪”“香雪”之名。“绛雪”“胭脂雪”皆指桃花灿烂的景象,“香雪”为梅花绽放的景喻, 而“艳雪”则二者共享。

因此,半山的“雪景”,便又有“万树梅花雪里栽,花光雪影夕阳开”如此这般的一派雪中有花、花间有雪的景象。

半山的桃花,宋时即有盛名。相传宋高宗就写了一首《幸崇先寺看桃诗》:“皋亭山下旧桃源,刘阮忘归我亦然。循辇有香春草细,翩翩清兴若登仙。”

金家堰至崇光寺的路,沿途既有桃花,也有梅花,遂成前往半山观花的“网红打卡地”。

康熙十五年(1676),诸匡鼎与友人由德胜桥登舟,走上塘水路到半山,便也是金家堰上岸,其《皋亭看桃花记》写道:“云舟抵金家堰,余辈遂登岸,散步观花,白如堆雪红如簇火,烂漫几十余里,至崇光寺。”

同为清代人的施学韩写有《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小泊梅花渡口船,芒鞋直到寺门前。人行隔岸水田里,诗在过桥篱落边……”

翟灏的《回舟自金家堰入崇先寺》诗中有:“笑拈梅花枝,谁勘此义谛?”而厉鹗也是半山的常客。其著名的半山赏花诗句有不少:“花间上塘水,云里皋亭神”“十里风寒花淡淡,满塘春碧水罗罗”“皋亭山下集游船,半载尊罍半管弦”……

以半山为主题,清代诗人一次大规模的春天诗会

历史上半山最有名气的文人雅集,虽然现在都归于阮元等人的皋亭修禊活动,但如果没有厉鹗等人的散游与诗篇打了前站,阮元是否会迷恋半山?在阮元之前,浙派人物即已十分迷恋半山,他们时常游历半山,或独行,或结伴。

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发生在乾隆十二年(1747)春天。

这个春天,厉鹗、周京、杭世骏、梁启心、丁敬、吴城、汪启淑等人结伴雇船至半山赏梅。由金家堰渡口上岸,步至崇先寺,夜宿皋亭山下田家。此番游历,访中塔院、上塔院、桐坞、下塔院诸胜。

厉鹗《樊榭山房集》续集卷六,从诗名上便可看出其游历的路线图:《泛舟出东新关至皋亭看梅花同周穆门杭董湳梁林丁龙泓吴鸥亭汪秀峰作》《晚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宿皋亭山下田家》《游中塔院遂历上塔院》《桐坞》《下塔院》《皋亭泊桐移门董浦鸥亭》等。

这个春天厉鹗、周京、杭世骏、梁启心、丁敬、吴城、汪启淑等人的共情抒写,也是历史上最集中的一次以《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为题的同题诗创作。

汪启淑的诗写道:“织乌渐西匿,花气却益繁。穿林散幽策,弥望香雪源……”由前三句可知,他们到金家堰的时候,已接近黄昏,入寺前他们曾在一座桥上小憩,那座长满了苔藓的桥令人诗兴大发。

这也从厉鹗的诗句中得到呼应:“一峰抱花回,不知凡几里……入寺罢晚参,僧堂寂如水。”(选自《晚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

从金家堰到崇先寺,有两座桥,翟灏《回舟自金家堰入崇先寺》中的“香气过桥迎,幽情值堰系”诗句中的桥,当指半山桥。

而汪启淑、厉鹗诗中那座长满了苔藓的桥,应即是崇光寺前河港上的智德桥。

1932年,浙大教授邵祖平与友人游半山,其《皋亭山纪游》写道:“到拱宸站,即赴铁路码头雇舟。……登岸处有二,一即崇光寺,一为半山庙头山门……步行路迂回,骑马乘驴则岸旁小树丛棘颇碍人,故往皋亭,只有舟行一法……一点钟登舟,三点到崇光寺之智德桥。崇光庙宇甚新,辛夷盛开。”智德桥,既是金家堰入崇光寺的前站,也是拱宸桥到半山的类码头式的存在。

“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也有写作“繇金家堰步至崇先寺”, 例如厉鹗有《繇金家堰入皋亭西麓至崇先寺寺爲宋顯仁韋太后功德院》,吴锡麒有《繇金家堰步至崇先寺》。意思一样,因为“繇”通“由”。

吴锡麒《繇金家堰步至崇先寺》云:“山晓意较寒,竹风助萧萧。靑帘隐茅屋,沾酒人过桥……”

清代文人们诗人们以半山桥、金家堰为切口的诗意抒写,不仅让半山充满诗情画意,更是揭示了半山与上塘河(隋唐运河故道)、京杭大运河,乃至与城市相互伴生的文化生态现象。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和“舟泊半山桥”一样,不仅成为杭城历史上的雅事之一,也成为杭州城市诗歌史中的重要人文意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任轩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盒马或将成为今年阿里启动改革后首个独立上
陆川、黄圣依、郑云龙齐聚“钱塘之夜” 共
在钱塘江45米长的公安指挥艇上学防溺水和
浙江省老年人运动会江山启幕 持续8个月赛
杭州亚组委召开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场馆党
多次走访中国水利博物馆,长寿桥教育集团成
10人获浙江省首届“最美外卖骑手” 他们
卫龙申请“魔芋爽”商标被驳回后诉至法院
59岁香港男演员自杀,去世前一天还在发抖
广西一载有14人车辆翻下路边悬崖,11人

杭州影像


美丽田园

油画展览

初夏漫步

博物馆里赏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