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这张60多年前的黑胶唱片里 回荡着最纯正的“杭州腔调”
2021-06-04 10:04:43杭州网

1958年8月16日,徐筱安的父亲安忠文跟随全国曲艺会演浙江代表团,将杭州小热昏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他手拿三巧板,唱着《比媳妇》,把周恩来、陈云、董必武等中央领导都逗乐了。当时,安忠文写下一句话——“只有我们劳动人民的领袖,才会爱戴劳动人民喜爱的曲种。”

小热昏属于杭州的曲艺腔调。自杜宝林以“小热昏”为艺名在杭州开山以来,这个传统曲种已流传百年。安忠文是杭州小热昏第四代传人,进中南海那一年他34岁。徐筱安珍藏的这张黑胶唱片,录制的就是父亲的成名作《比媳妇》。据他回忆,作品是安忠文根据顾锡东创作的杭摊所改编的。“这是整个浙江曲艺界的第一张黑胶唱片。因为作品改编得很好,父亲功底又深厚,再加上当时妇女解放的热潮,《比媳妇》曾经风靡一时,轰动全城。”

在安忠文的艺术生涯里,他创作、改编并表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小热昏段子,如《菜场新貌》《水果招亲》《一只鸭儿毛》《王小毛开店》等,同时还有不少单口段子。“文革”之后,老一辈艺人经过十年的“沉寂”,技艺荒废,想要重回舞台都困难重重。但安忠文是个例外,虽然年事已高,凭着过硬的功底和对小热昏的痴迷,他自编自唱并不断推出新作,几乎凭着一己之力让小热昏重回杭州人的视野,再次迎来了小热昏的一个黄金时代。

徐筱安记得,1987年“西湖之春”艺术节来到临平剧院,一出歌舞节目在演出前几天临时换成了安忠文的小热昏。剧院900多个座位,门票一售而空,还追加了300张,观众们就搬着小板凳坐在席间的过道里。“大家几十年没有听到小热昏,整个现场都沸腾了,所有人都捧腹大笑。我父亲的手表中途停了,一场本来两个小时左右的小热昏,结果说了三个多小时,但观众还是意犹未尽,不愿离场。”

2006年,杭州小热昏正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属于杭州曲艺人的荣光。2008年安忠文走了,是年84岁。追悼会上,整个大厅挤满了小热昏的票友和听众。徐筱安不无伤感地说,“父亲身后,没有正宗的小热昏了。”

但事实上,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亲影响的徐筱安,三十多年来一直以业余演员的身份在街头巷尾演绎着这个属于杭州的国家级非遗曲艺。老杭州人至今都记得,当年柳浪闻莺夜花园里他激情飞扬的腔调。作为杭州小热昏第七代传人,师承周志华的杭滑青年演员金一戈这些年也在说唱声中传承着这股老底子的“杭儿风”。

不过,徐筱安认为,小热昏真正的魅力,一定是回到发展的源头,回到热闹的民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厉玮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萧山一居民家养鳄鱼当宠物 结果宠物鳄鱼出
钱塘区建投集团启动“云上重走长征路 万里
“双千”服务为企业解决问题近5000个
杭州小升初网上报名明天开始!民办初中招生
​关于西湖西溪的红色故事这场宣讲会上都有
绍兴举办全民反诈基层行启动暨反诈宣传大使
杭州市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
女子扮小孩声音编造“妈妈自寻短见”警情被
健康码变黄无法上班,工资照常发吗?
在岗发病返家途中死亡 工伤认定起争议

杭州影像


我市举办庆祝中国共...

西湖西溪的那些红色...

花潮如海

“杭州之门” “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