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50岁的陈晓红(化名)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志愿者队伍里年纪最轻的一位(除了学生志愿者)。志愿者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帮助到院就诊的患者,告诉他们哪个科室在几楼、挂号怎么挂、付钱怎么付、自助机怎么操作等等。 不同于其他志愿者一周到医院做两次志愿者工作,陈晓红每28天到医院一次。这是医院根据她的身体情况和家住得远,特意安排的。 10年前一场噩梦开始 为治病全家从温州搬到杭州 陈晓红一家是温州人。没有生病前,她在温州有一份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老公是做生意的,夫妻俩还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在外人眼里是令人艳羡的四口子。 可就在10年前,陈晓红手臂上长了块红斑,大概一个指甲盖大小,起初她以为是单纯的皮肤病,也就没太在意。过了一阵子,大腿上、脸上也长了红斑。她在当地医院血液科检查,血小板指标很低,但是医生没有下明确的结论,只是让她去大医院看看。 陈晓红来到杭州,在一家大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很难治愈,只能尽可能地压制病情发作。陈晓红上网一查,看到它被称作“不死的癌症”,心凉了一半。 “得了这种病,虽然要不了人命,但是身体和内心上的折磨是无穷无尽的。”陈晓红感慨道,稍微碰一下,身上就会有淤青,有一次她在家搞卫生不小心从梯子上滑下来,右边的小腿青了一个月。人也经常动一动就累,为此她只能放弃了工作。 确诊后,陈晓红每周都要到杭州复查、配药。一次次舟车劳顿下来,人折磨得不轻。于是,老公做了个决定,干脆搬到杭州吧,除了看病方便,儿子们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然而,患病第一年,举家搬到杭州后,陈晓红的病情似乎并没有好转多少。最严重的时候,血小板指标只有2000多。以前是碰一下会有淤青,后来即使躺着不动,身上也会莫名其妙有淤青出现。还出现了高血压、低血钾、肾功能损伤、干燥综合征等并发症,两只脚浮肿得厉害。 也是在这一时期,陈晓红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总是感到哪里不舒服,但又说不出具体是哪里,整个人陷入了最低谷,在家甚至不和老公、儿子说话了。 医生的一句话 她开始志愿者生涯 2010年,百无聊赖的陈晓红偶然在浏览网站时看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有位叫应振华的医生,病人评价不错,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了应振华。“说起来算是蛮奇妙的事情,换了个医生,就慢慢好起来了。”陈晓红说。 应振华主任医师对陈晓红这个病人印象蛮深的。他回忆,“第一次见到患者本人,她很焦虑,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很伤心地说,自己是不是要离开了,但她对世界又有很多留恋。” 在系统的治疗与管理下,陈晓红的病情逐渐稳定了。她有个好习惯,每天都会细致地把自己吃的药写在小本子上,每周一次到门诊随访时带给应振华主任医师看,医生能够据此更好地调整用药。 虽然病情得到了长期缓解的效果,但陈晓红的心情还是不怎么阳光,平日里只待在家里,生怕出去磕了撞了,引起出血。“我这个体质也不适合出门,天冷了手上一块红一块白,天热了手上容易出现血瘀,走个楼梯,3楼就会喘。” 陈晓红的状态,应振华也看在眼里。2015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成立医院志愿者队伍,应振华得知后,跟陈晓红说,“你有空可以做做志愿者,多和人接触接触,比闷在家里好。”陈晓红听了,也觉得不错,回家和家里人一说,儿子和丈夫纷纷点头同意。 家住得近、体力好的志愿者一般一周排两天班。医院志愿者办公室工作人员了解陈晓红的身体情况后,又得知她家住得比较远,就给她安排了每28天当一次班。 “这是我生病以来最开心的事” 每个月轮到志愿者工作的那一天,陈晓红通常早上6点多从四桥附近的家出发,转两趟公交车,7点半左右到医院。 “做志愿者真的是我生病以来最开心的事。”陈晓红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原先可能感觉自己是别人的拖累,但在医院里,我是别人的一盏灯。” 医院里很多病人从外地赶来,也有从农村来的,很多人对就医流程不太熟悉,有的不会操作自助机,有的不知道去哪个诊室、去哪里做检查……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需要陈晓红和其他志愿者来帮忙解决。早些年,门诊挂号还需要病历本的时候,陈晓红经常兜里揣些硬币,以方便没有零钱的患者,有些患者收了一块钱,尽管陈晓红说不用还,还是硬要转她支付宝。 有一次,医院里来了个60多岁的阿姨,因为没有支付宝,就去人工窗口缴费,交钱的时候,差了2块钱,一旁的陈晓红就给阿姨垫了2块钱。等阿姨交完钱,和陈晓红来打招呼,突然发现自己也没钱坐公交车回家了,于是陈晓红又递给阿姨1块钱。 原以为这事就过去了。隔了几天,阿姨又来医院找陈晓红,她想把这3块钱还给陈晓红。但因为陈晓红差不多一个月来一次,所以阿姨一直没遇上她。碰了几次没碰着,阿姨便询问导诊台的护士,希望护士帮忙把钱转交给陈晓红。 等到下一次陈晓红轮到班,护士把钱交给她时,她才回想起这事。“哎呀,真没想到啊,现在这个年代,还真的会特意赶来还给我这点小钱。”陈晓红笑了。 “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事情,像前几年医院还没配厕纸时,病人上厕所没纸我给他们,我也觉得很有意义。”这些小小的温情时刻,累加在陈晓红的心里,变成了满满的成就感。 有时候,志愿者工作还能救人。陈晓红回忆道,之前有个30多岁的儿子带着妈妈来看病,儿子去拿报告单,妈妈坐在陈晓红旁边的椅子上等儿子。陈晓红听到这位妈妈一阵咳嗽,转身一看,她吐出来的全是血,纸巾染得鲜红。也没来得及多问,陈晓红连忙叫来护士,判断可能是胃出血后,带着这位妈妈赶到消化内科,加急看病。事后,儿子很感谢陈晓红。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还没肆虐时,陈晓红和家人回了老家温州。由于疫情影响,她3月才回到杭州,那时,医院为了安全起见,暂时不恢复志愿者工作。直到5月初,陈晓红的志愿者工作才恢复。上岗前,医院给志愿者队伍全都做了核酸检测。 “停了3个多月,每天待在家里,还真的有些不习惯。”当谈到家里人会不会有所担心时,陈晓红摇摇头,“他们都希望我出去做点事,我们对医院很放心。” 疫情后,到医院就诊有些变化,进门要测温,门诊就诊要填写与疫情有关的表格,人人都戴上了口罩,四处都配了免洗消毒液方便患者随时保持双手卫生。有时候难免有个别病人对严格的防疫措施不理解。前阵子,陈晓红遇到过一个年轻女子,在6楼内科导诊台填写疫情调查表时,表现得很不耐烦,她说,“这个笔很多人拿来拿去,也不见得干净。”陈晓红马上拿来消毒液,告诉她,“笔确实没法做到时刻消毒,但是你的手可以消毒呀!” 当志愿者5年以来,偶尔也会遇到比较“难搞”的病人,自助机打印纸用完了,也有病人气急败坏。不过陈晓红感觉到,总体来说这些年病人的素质在提高,对志愿者来说,大家也都是将心比心。 “我就会想,我也是一个患者,我到医院来,遇到什么不会的,肯定是希望有好心人能够帮助我的。我更希望来医院看病的患者,都有一个好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