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黄昌岭 输水管道 套着移动的“蒸笼” 披荆斩棘上山 千岛湖配水工程全线一共穿越10座山,基本集中在富阳、桐庐境内,98%的管线经过山体隧洞。建设团队在每座山上都取了3个测压点位,每个点位每月至少监测两次。 下午1时,桐庐黄昌岭下的母岭村,我们随年轻的巡检队员吴浩东出发。在山脚停稳工程检修车,他戴上宽檐草帽、穿好防风雨冲锋衣,然后带上一把柴刀。上山只有野路,后一人循着前一人的足迹,亦步亦趋、迂回行进。 我们一行人向上攀行,冷不丁荆棘劈头盖脸而来,走在最前面的吴浩东挥起柴刀一路劈砍——记者终于明白,草帽、冲锋衣和劳保手套,是为了避免被荆棘刺伤划伤。不过配备如此严实的防护,就像套着一个随身移动的蒸笼。 攀爬20分钟,我们抵达山腰的第一个输水管道测压管。吴浩东摘下草帽,面色通红。测压管口为水泥浇筑,中心一根碗口粗的管道垂直向下探入山体。吴浩东抹了一把汗:“我们现在就站在输水管道上方。这么辛苦爬山,是为了测量山体渗水水位。在汛期、台风期,山体水位的变化非常大,必须保持密切关注。” 他掀开管盖,将水位计的钢尺一点一点放入管道,当刻度显示3.4米时,水位计发出鸣叫声,这说明山体水位在安全范围内。吴浩东测得数据,通过手机APP传到闲林枢纽的调度中心。他的同事沈启航介绍,自2019年9月29日通水至今,工程沿线山体水位未出现异常,输水管道一直安全。 回到山脚,记者发现:虽然穿着厚实的牛仔长袖长裤,但后背和腿部依然被蚊子叮出了肿包,脚脖子裸露处也被荆棘划了好几道红印子。 桐庐横村 地下阀室 洞内外温差20℃ “冰火两重天”的挑战 千岛湖配水工程穿山过洞,最深处距离地表近400米,对地下支洞进行巡检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下午3时,记者又随巡检队员戚红峰和汪银涛来到桐庐横村分水江岸边地下阀室。这里处于全线较低处,水压大,需加强巡检以防渗水漏水。此时,室外气温38摄氏度。进洞前,汪银涛提醒穿短袖的摄影记者:“你要不要穿一件长袖外衣?洞里温度比较低,一冷一热容易感冒。”本以为没啥问题,结果当我们步行300余米抵达阀室时,温度计显示:18摄氏度。即使身着长袖长裤,记者依然能感受到阵阵寒意。而且,洞内有些缺氧,越往深处走越觉得胸闷。 “你们看,这个蓝色管道里流淌的就是千岛湖原水,管道上方黄色的是桥式起重机,用于安装和检修时起吊蝶阀。”戚红峰说,在支洞阀室内,巡检队员们首先要察看山体渗水积水井内的水深,如果到一定深度就要打开泵机抽水,同时关注压力表是否正常;接着检查管道上的螺丝是否有渗水、生锈现象,在汛期要特别留意洞顶有无滴水,如有影响电机安全运行的情况要立即断电,防止烧坏电机。戚红峰解释:支洞阀室穿山而建,洞顶就是山体岩石,会产生渗水。如果这些渗水长期不排走,会对输水管道产生压力、构成安全隐患。两位巡检员还检查了视频监控、蝶阀以及电气柜,再爬上洞内阀室的桥式起重机进行维护保养。 “横村的这个检修阀室位于千岛湖配水工程的中段,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戚红峰介绍,他和汪银涛负责桐庐富阳工区16个点位的巡检,其中地下支洞有9个,“这些洞的内外温差达到20摄氏度以上,洞内普遍很潮湿。洞内洞外频繁进出,一冷一热、一湿一干,对身体挑战挺大,容易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