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回春堂 我从小在杭州长大,家住河坊街11号,就是现在河坊街回春堂大墙门里,杭州明珠台“我和你说”节目的片头就有回春堂墙门的图像,里面的装修富丽堂皇,基本恢复了新中国解放前回春堂大药店的面貌。回春堂面貌的恢复,对曾经在那里居住过的我,有一种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那种“赵太爷是我本家”的炫耀感,每每陪亲戚逛河坊街,都要领他们进去参观我的“故居”,常常自我调侃说:“我怪不得这么有文化,原来是在这么浓厚文化底蕴的回春堂长大的。”
解放后的回春堂是个居民住宅大院,共有三进院落,一、三进为二层楼房。一进大门就见楼上倚栏走廊油漆锃亮,雕梁画栋,屋顶琉璃瓦透亮,地面水磨石光亮溜滑,大门上方墙上的人物浮雕栩栩如生,这些人物浮雕在“文革”期间被当作“四旧”凿掉了,幸亏楼上都住了人家,否则有些老古董也难逃厄运。第三进院落楼房建筑更是精致,地面青石板镶砌,天井的院门两旁是小厢房,估计是房门仆人住的。一楼的窗棂上镂刻着人物和花纹,二楼朱红漆面、金黄色镶边的门窗越发富丽堂皇。第三进院落估计是回春堂的主人和内眷所居住,可见当年回春堂主人在深宅大院里的奢侈。
二进外院的南墙边仅存的三棵合腰粗的梧桐树,夏日里树影婆娑起舞,给整个院落带来了生机。整个院落之间两米宽的石板铺路,蜿蜒相连,雨天走路不会湿鞋。每一进的院落都有一口水井,冬暖夏凉,在没有电冰箱的年代,夏日里啃着水井里浸泡过的西瓜,那个凉爽劲儿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大墙门里居住的人家有省、市机关工作人员以及企业从业人员,就像老电影《七十二家房客》那样热闹非凡。我家住在二进门院朝南的二楼,二进门院的楼有三层,共住了二十多户人家,全是杭州橡胶厂的干部职工。这栋楼房估计是回春堂的药材仓库,柱子全是三十公分见方的东北红松,住户之间用薄薄的木屑板相隔,楼上楼下、隔壁邻居有点声音都能听见。我家住朝南的二楼,葱葱郁郁的吴山(城隍山)就映在窗口,隔壁住的是杭州橡胶厂的黄总工程师一家,人口没我家多,所以房子没我家大,而且窗门朝西,可见当时共产党的干部是讲公平合理的。 回春堂里有公共厕所,居民们不出墙门就可大小方便,比起旁边的大井巷、高银巷居民区来讲,我们都有优越感。这些居民区的巷口,每天早晨几十只马桶摆了一大堆,等拉粪车一过去,只听见一片“刷、刷、刷…”的刷马桶声,响声与臭气搅和在一起,奏响了老杭州城新一天的清晨曲。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乱世中,厕所莫名其妙被人填了,住上了人家,只留下倒粪池,回春堂的居民们阿弥陀佛好一阵。像我这样的小小子,有一泡尿就借机出墙门溜达一趟,“蹭、蹭、蹭”一路小跑到三百米外光复路公共厕所,倒也感到乐在其中。 当时住在回春堂里的主人们大多是青壮年,每家都有三、四个孩子,这些孩子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像我这般大的孩子至少有二、三十个,都能玩到一块儿。有人一说到城隍山去“搞搞儿”,立马就一大帮人“嗡”的一声,顺着环翠楼往山上跑,不一会儿就玩上了“躲猫猫蝈儿”。或者说到西湖边“耍子儿”,一帮人连跑带踮到清波公园逛一圈,半个小时打来回。墙门隔壁就是小人书店,花一、两分钱就能看上个把钟头,有很多故事我是从这些小人书里知道的┄┄。儿时的这些往事,现在闲下来回忆起来就像茴香豆含在嘴里,很有嚼头。 |